购房合同签字就生效吗
很多人以为在购房合同上签完字就万事大吉,但《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按指印时合同成立"。这里明确的是"合同成立",而合同成立≠合同生效!
举个真实案例:张三签完购房合同后才发现房子被抵押,法院判决合同无效。因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合法有效的合同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存在欺诈、重大误解等情况,即便签了字合同也无效。
二、签字前必须搞懂的5个关键点
1. 看合同有没有"生效条款":有些合同会写"自办理网签备案后生效",这种情况签字只是第一步。去年杭州就发生过开发商在合同中加注"须经总部盖章生效",买家苦等三个月才发现合同未生效。
2. 查清房屋产权状况:签约前一定要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拉产权档案,确认没有抵押、查封。曾有中介隐瞒二次抵押,买家签字后才发现房子要被拍卖。
3. 补充协议陷阱:开发商提供的补充协议藏着"若贷款未批,买家需7日内现金补足"这类霸王条款。签字时一定逐条核对,必要时请律师把关。
4. 特殊房产要特别谨慎:像法拍房、回迁房、共有产权房等,签字前必须确认交易资格。北京的王女士买了经适房,因不符合交易条件,签字5年的合同被判无效。
5. 保留所有签字证据:建议全程录音录像,要求对方当场盖章。遇到过买家签完字,开发商以"拿回公司盖章"为由修改合同内容的案例。
三、签字后的四大法律效果
虽然签字≠立即生效,但会产生重要法律后果:
1. 定金要不回:《民法典》587条,买家反悔丧失定金,卖家违约要双倍返还。深圳某楼盘30%的纠纷都是定金问题。
2. 构成表见代理:中介代房东签字后买家已付款,法院认定合同有效。上海法院就判决过此类案件,买家最终成功过户。
3. 产生履行义务:即使合同未生效,诚信原则,双方不得恶意阻却条件成就。曾有开发商故意不办备案,被法院视为"条件已成就"。
4. 启动诉讼时效:从签字日起,3年内可主张权利。要保留催告履行的书面证据,微信记录也算数。
四、这些特殊情况最容易踩坑
1. 夫妻共有房单方签字:必须要求配偶出具同意出售证明。青岛李沧区法院去年判决的案例中,丈夫私自卖房,妻子追回房产,买家只能向丈夫索赔。
2. 未成年人房产交易:需要监护人+公证处出具为未成年人利益处置房产的声明。天津某家长卖房给娃留学用,因未经特别程序导致交易无效。
3. 委托代签风险:公证委托书必须明确代理权限,某买家因代签人超出授权范围,多付了20万装修款要不回来。
4. 开发商五证不全:特别是预售许可证,没这个证的合同被认定无效。郑州曝出多个楼盘无证售房,上万业主无法办证。
五、常见问题解答
1. 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力吗?
完全有效!《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明确,可靠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同等效力。但要必须是经认证的电子签约平台,截图PS的签名无效。
2. 父母代签购房合同有效吗?
分三种情况:①成年子女在场追认的有效;②有公证委托书的有效;③擅自代签的属于效力待定,子女1个月内未追认则无效。
3. 合同没备案影响效力吗?
不影响!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备案属于行政管理要求,不是合同生效条件。但未备案影响贷款和过户,建议30日内完成备案。
4. 签字后一方反悔怎么办?
守约方可选择:①要求继续履行(适用于有购房资格、房款到位);②主张违约金(一般不超过总房款30%);③索赔差价损失(需提供房价上涨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