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已签认购协议定金如何才能退
签了认购协议后想退定金,在法律上并非“绝对不”!《民法典》和《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购房者想要退回定金,必须满足以下4种情况之一:开发商存在违约行为(如五证不全、虚假宣传)、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认购协议存在重大漏洞(如霸王条款),或与开发商协商一致解除协议。购房者单方面反悔,开发商有权没收定金——这也是现实中大多数人退定失败的根源。
一、认购协议里的“定金”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签了认购协议就稳了,其实这份文件在法律上属于“预约合同”,它的核心作用是锁定交易机会,而不是最终交易。协议里写的“定金”属于履约定金,《民法典》587条,买方违约,开发商可以不退;但反过来,开发商违约,必须双倍返还定金。
这里要特别“定金”和“订金”的区别:订金能退,定金难退!有些开发商故意用“订金”字样诱导购房者,签协议时却偷换成“定金”,这种套路一定要在签字前看清楚。
二、4种合法退定金的实战攻略
情况1:开发商五证不全
五证指《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缺一不可。签协议时开发商没公示证件,可直接到住建部门官网查询。郑州某楼盘就因无预售证被法院判决退还全部定金。
情况2:合同存在霸王条款
“开发商延期交房不赔偿”“公摊面积误差不补偿”等条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属于无效格式条款。曾有人因协议中“贷款不批定金不退”起诉成功,因为条款未明确贷款风险分担。
情况3:遭遇不可抗力
疫情封控、重大疾病、突发事故等需提供医院证明、隔离文件等证据。上海疫情封控期间,部分购房者凭社区封闭通知成功退定。
情况4:抓住开发商违规证据
录音销售承诺的学区房未兑现、拍摄楼盘虚假广告、保留微信聊天记录等都能作为证据。有个案例:销售承诺送车位但协议未写明,购房者通过电话录音维权成功。
三、退定金全流程指南
第一步:收集证据链
整理认购协议、转账记录、开发商宣传资料、沟通记录(微信/录音),到售楼处拍摄公示文件,必要时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查询楼盘资质。
第二步:书面发函
用EMS寄送《解除认购协议通知书》,备注文件内容,保留送达回执。内容需写明退定理由,如“贵司未取得预售许可证,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22条要求解除协议”。
第三步:多途径施压
做三件事:1. 拨打12345投诉违规销售;2. 找媒体曝光(很多地方台有房产维权栏目);3. 委托律师发律师函。某杭州购房者通过抖音曝光开发商捆绑销售,3天就收到退款。
四、签认购协议前的保命指南
1. 要求开发商出示所有证件原件并拍照;
2. 在协议空白处写明“如贷款未审批通过可全额退款”;
3. 转账时备注“购房定金”并索要盖公章的收据;
4. 全程录音,关键承诺要求写入补充协议。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开发商坚持不退定金怎么办?
答:立即向住建局举报+法院起诉双管齐下。诉讼费50-100元,准备好证据材料,很多开发商为了避免纠纷会选择调解退款。
问题2:自己突然不想买了能退吗?
答:除非协议有“冷静期”条款,否则很难。但可以尝试两种方法:1. 找新买家接手(需开发商同意);2. 证明自己属于限购/限贷群体(需政策文件支持)。
问题3:认购协议没写违约条款还能退吗?
答:可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只要证明开发商存在根本违约行为,即使协议未明确约定,法院也会支持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