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房屋合同违约属于欺诈吗
违约≠欺诈!《民法典》第148条,欺诈需要满足“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主观恶意。而普通违约是因资金问题、政策变动等客观原因导致,两者性质完全不同。举个例子:卖家突然涨价拒绝过户属于违约,但若故意隐瞒房屋已被查封的事实,则构成欺诈。
一、违约和欺诈到底有啥区别?
最近有个粉丝私信我,说他买房遇到卖家临时加价20万,气得直问“这算不算诈骗?能不能送对方坐牢?”其实这种情况在二手房交易中很常见。从法律角度看,卖家单纯毁约属于民事违约,买方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索赔,但要让公安机关立案诈骗罪,必须满足两个关键点:
1. 存在欺骗行为:伪造房产证、隐瞒抵押状况、虚构学区房资格
2. 非法占有目的: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交房,纯粹想骗取定金
去年郑州就有个典型案例,某中介用虚假房源吸引客户收取30万定金后跑路,这才被定性为合同诈骗罪。而普通“一房二卖”纠纷,法院判决双倍返还定金了事。
二/遇到这3种情况马上报警
虽然大部分违约要走民事诉讼,但遇到这些“骚操作”建议直接报警:
① 伪造产权证明:用PS的房产证签合同收钱
② 隐瞒重大缺陷:凶宅、辐射超标、违规搭建
③ 虚构购房资格:承诺帮办社保/个税却被拉黑
有个北京购房者就吃过亏,签约后才发现房子已被法院查封,卖家早把首付款转移了。这种情况拿着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报警,追回钱款的概率反而更大。
三/聪明人都在用的防坑指南
与其事后扯皮,不如做好这4步预防:
1. 拉产调:花30块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查抵押、查封情况
2. 留证据:所有承诺写进合同附件,微信聊天别删
3. 定高赔:违约金建议写成交价20%,超出部分法院不支持
4. 分期付款:过户前最多付50%房款,尾款留到交房
去年帮粉丝处理过一起纠纷,就因为合同里写了“卖方保证学位未占用”,后来学位被用直接起诉要回10万赔偿。
常见问题解答
1. 卖家违约但愿意赔定金,还能告他欺诈吗?
除非能证明对方签约时就有欺骗行为,否则很难。后来因为房价上涨违约,法院判定是普通违约,按合同约定赔偿。
2. 中介帮着卖家隐瞒真实房龄怎么办?
这种情况中介和卖家构成共同欺诈。收集宣传资料、带看录音等证据,可以要求退一赔三。上海就有判例支持购房者获赔差价损失。
3. 发现被骗后应该先做什么?
立即做这3件事:① 保存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 ② 向住建部门投诉中介 ③ 委托律师发律师函。去年杭州有位买家,及时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了卖家账户,最终全额追回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