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赔偿标准

《民法典》第577条至584条规定,合同违约赔偿的核心是填补守约方损失,包括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但赔偿总额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预见或应当预见的损失范围。举个栗子,你签了100万的供货合同,对方违约导致你转卖只能赚80万,那20万差价就是可索赔的可得利益损失。

一、合同违约赔偿的三大黄金法则

第一招:实际损失要算清。装修公司延期交工,你住酒店的费用、临时租房的押金都要留好发票。第二招:预期利润别忘记。特别是商业合作中,像网红解约导致直播带货收益损失,这部分法院也会支持。第三招:违约金别写太高。超过实际损失30%被认定过高,去年杭州就有个案子,500万违约金被砍到350万。

二、5种特殊情况的赔偿秘籍

1. 房屋买卖违约:房价涨了卖方反悔?法院判赔差价+中介费+已付利息。去年北京一套房差价赔了218万!2. 服务合同解约:健身房跑路?不仅要退剩余会费,还得赔交通费、重新办卡差价。3. 知识产权违约:盗用设计图?赔偿金额=正常授权费+侵权所得利润。4. 合伙纠纷:突然撤资导致项目黄了?要赔前期投入+项目预期收益。5. 租赁违约:提前退租?押金不退是基础,还得赔空置期租金+重新招租中介费。

三、常见问题灵魂拷问

Q1:违约金写多少才不会被法院砍掉?

记住3个关键数:实际损失的130%是安全线!实际损失100万,违约金定130万以内较稳妥。要是合同里写的是赔偿一切损失,反而不如数额有保障,因为举证难度大。

合同违约赔偿标准

Q2:精神损失能算进违约赔偿吗?

99%的情况不行!除非你是签了特殊人身性质的合同,婚礼策划公司搞砸了你的婚礼,北京朝阳法院去年判过赔3万精神抚慰金的案例。普通商业合同想要精神赔偿?洗洗睡吧。

Q3:疫情算不可抗力能免责吗?

关键看三点:是否真受疫情影响?有没有及时通知对方?是否采取补救措施?去年有个服装厂用疫情当借口,结果法院查到他同期接了其他订单,判赔89万。记住,不可抗力不是免死金牌!

Q4:微信聊天算违约证据吗?

新规来了!最新司法解释明确,电子数据只要满足三点就能用:能证明对方身份、内容完整未篡改、有原始载体。所以催款微信、邮件截图赶紧保存,记得录屏比截图更有说服力!

Q5:对方耍赖说没钱赔怎么办?

三步走战略:先申请财产保全冻他账户,再通过法院查财产线索,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最近有个老赖因为孩子上私立学校被曝光,乖乖还了280万。记住,法律有的是办法治老赖!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