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民法典》第535条,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影响债权人实现自身债权时,债权人可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权利。其构成要件包括:(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有效且已到期;(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次债务人的到期债权;(3)债务人怠于行权的行为导致债权人债权实现困难;(4)债务人的债权非专属于其自身权利(如赡养费、人身损害赔偿等)。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构成债权人替债务人讨债的法律基础。
《民法典》第535条,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影响债权人实现自身债权时,债权人可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权利。其构成要件包括:(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有效且已到期;(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次债务人的到期债权;(3)债务人怠于行权的行为导致债权人债权实现困难;(4)债务人的债权非专属于其自身权利(如赡养费、人身损害赔偿等)。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构成债权人替债务人讨债的法律基础。
赌债本身不受法律保护,但是你自愿帮别人还了赌债,想要通过起诉把钱要回来,这事在法律上可没那么简单!《民法典》第153条,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赌博在属于违法行为,所以赌债本身就不受法律保护。
张三帮好兄弟李四还了10万赌债,后来反悔想通过打官司要回钱,结果法院直接驳回起诉。这种案例在现实中很常见,因为赌债本身就是非法债务,就像你帮人付了毒资,法律怎么支持你要回这笔钱?
当遇到法院对按揭车进行强制执行时,《民事诉讼法》第242条和《民法典》第406条规定,法院有权查封、扣押被执行人财产。但按揭车辆属于抵押财产,银行或金融机构作为抵押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执行过程中需遵循先清偿抵押权人,后处理剩余价值的原则。车主若想保住车辆,需在15日内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还款和解协议。
老王去年买的奔驰车被挂上法院封条时,整个人都是懵的——生意失败欠了50万外债,现在连每月8000的车贷都还不上了。这种情况该怎么破?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指的是债务人依法享有的、可向第三方主张的财产性权利。就是别人欠债务人钱或应履行的债务。老王欠你10万元,但老王手里还有李四签的8万元借条——这8万元就是老王自己的债权。法律特别规定这类债权在特定情况下(如代位权诉讼)可被债权人主张,成为破解三角债的关键法律工具。
最近处理了个特别有意思的案子:做建材生意的张总被承包商拖欠200万货款,眼看要资金链断裂。我们调查发现,那个哭穷的承包商居然手握房地产公司的300万工程款债权!通过代位权诉讼,最终直接从房地产公司执行回了张总的200万。这就是典型的用债务人的债权讨债。
作为从业10年的债务律师,每天都要回答这个问题:请律师追债到底能不能要回钱?直接给结论:在证据齐全、债务人具备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专业律师追债成功率能达到70%以上。但这个数字背后有门道——法院判决胜诉率在90%以上,真正难的是执行回款。律师的专业价值不仅体现在打官司,更在于通过法律手段打通要账一公里。
上周刚帮客户追回86万工程款,老赖换了三个手机号躲债,我们一套组合拳就让他现形:先是查到他在邻省刚买的学区房,冻结了他媳妇的支付宝账户,在抖音上找到他新开的火锅店。这波操作普通人根本玩不转!
遇到个人债务纠纷别慌,《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明确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法律给咱们准备了四把金钥匙:协商调解、申请支付令、民事仲裁、法院诉讼。这四种解决方式各有适用场景,5万元以下的借贷纠纷可以优先考虑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程序快还省诉讼费。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在3年诉讼时效期内行动,超过时效丧失胜诉权哦!
第一招温柔攻势最适合熟人借贷。去年我经手一个案子,老同学借款10万拖着不还,借款人把聊天记录整理成册,约对方在咖啡馆当面算账。先打感情牌:兄弟你也知道我现在等钱救急,掏出准备好的还款计划表,不忘补签书面协议,3个月就追回全款。
民间借贷纠纷处理迎来重大变化!《民法典》及最高法最新司法解释,现在借钱不还不仅要承担本金+合法利息,还被列入失信名单、冻结移动支付账户。最狠的是——即便没有书面借条,只要微信聊天、转账记录等电子证据完整,法院照样判你还钱!新政策还明确将民间借贷利率上限锁定为一年期LPR的4倍(目前约13.8%),超过部分直接无效。高利贷再也钻不了法律空子,老百姓维权门槛大大降低。
第一招叫电子证据全家桶:现在只要你能拿出微信催款记录、支付宝转账凭证、录音录像,哪怕借条被狗吃了也能起诉。上个月就有个案例,老王用5年前的微信聊天记录成功要回3万借款,关键聊天里对方亲口承认下个月肯定还。
《民法典》第147-151条规定,当民事法律行为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或显失公平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举个栗子,你被忽悠签了高利贷合同,或者被胁迫转让房产,这时候法律就给你后悔药——撤销权。但要这把后悔刀不能随便用,必须在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最长不超过行为发生5年。
前两天老王买房遇到个典型案例。中介拍胸脯说学区房带车库,结果签完合同发现学区是假的,车库产权还是别人的。这种欺诈行为直接触发撤销权,老王不仅能把合同撕了,还能要求赔偿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商家收定金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这个条款就是我们消费者维权的尚方宝剑。你交500定金商家违约,他得退你1000元。但要保留好定金收据、聊天记录等证据,不然空口无凭可不行哦~
现在某些商家套路深得很,今天说「工厂停电」,明天说「物流爆仓」。上周我朋友订的婚庆道具,商家竟然说仓库被水淹了,结果被扒出当天还在发朋友圈晒库存。遇到这种情况别心软,直接搬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要求商家按日支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