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转让债权的效力
《民法典》第545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被执行人转让债权是否有效需要分情况看待:若在债务纠纷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通过无偿或明显低价转让债权逃避执行,法院可认定转让行为无效;若转让行为发生在债务形成前或价格公允,则具有法律效力。简而言之,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的主观故意。
被执行人的骚操作能逃过法律制裁吗?
张三欠李四100万不还,转头就把自己的200万债权以1元价格转让给亲戚王五,这种操作在法律上叫做恶意转移财产。法院在审查时会重点看三个要素:1.转让时间是否在债务纠纷发生后;2.转让价格是否明显不合理;3.受让人是否与被执行人存在特殊关系。去年深圳就有个案例,某公司老板把应收账款转给丈母娘的公司,结果被法院判决撤销转让,还要承担10万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