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民间借贷、企业欠款、担保追偿等场景,提供借条规范、诉讼催收、破产清算等解决方案,帮助个人与企业高效回笼资金,规避债务陷阱。
对执行金额有异议怎么办

对执行金额有异议怎么办

当法院判决进入执行阶段却对金额有疑问,您手里握着的不仅是异议权,更是法律赋予的救济盾牌。《民事诉讼法》第225条和227条,当事人可通过执行行为异议和执行标的异议双通道维权。前者针对执行程序违法,后者直指金额计算错误,两条路径都需要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后15日内发起挑战。

五步操作指南:手把手教你翻盘

第一步:证据收集就像侦探破案。去年杭州的装修纠纷案中,老张就是靠银行流水截图和微信聊天记录,成功推翻多算的3万违约金。记得保留所有付款凭证、合同原件,必要时可申请执行笔录调阅。

民法典合同违约责任

民法典合同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577条,合同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这种责任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核心目的是维护交易安全、保障守约方权益。法律明确规定了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多元救济手段,并特别强调违约责任不以过错为前提——只要存在违约事实且无免责事由,违约方就必须担责。

合同违约责任的四大实战场景

案例一:老王买房遭遇卖家反悔,签约后房价暴涨30%,卖家宁愿双倍返还定金也不肯过户。这种情况老王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法院会支持过户诉求,因为《民法典》第580条规定继续履行是首要救济方式。

合同保全的方法有

合同保全的方法有

当老张被合作方拖欠50万货款时,他凌晨三点给我打电话说:律师,对方车房都在,我能不能先给他冻上?这就是典型的合同保全需求。《民事诉讼法》第103条,合同保全主要有两大杀招: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财产保全就像给债务人的钱包上锁,查封房产、冻结账户都是常规操作;行为保全则是给债务人戴上手铐,禁止转移资产、停止侵权行为。懂行的当事人还会玩诉前保全,在起诉前就抢先把对方财产控制住,这招在对付老赖时特别管用。

实战中的五大保全神操作

去年处理过一起建材纠纷,供应商老王在起诉前72小时完成了神操作:先通过微信取证坐实对方违约,申请冻结对方公司账户,在对方察觉前把三辆送货卡车扣在物流园。这种证据+财产双保全的组合拳,让对方第二天就主动求和解。

民间借贷证据不足的案件怎么结

民间借贷证据不足的案件怎么结

《民法典》第667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法院处理这类案件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要是拿不出借条、转账记录等关键证据,很要承担败诉后果。但法官会通过银行流水、微信聊天、证人证言等间接证据综合判断,实在证据不足的要么调解结案,要么驳回起诉。

血汗钱借出去要不回来?这些骚操作要记牢

去年老王借给发小20万救急,想着几十年交情没打借条。现在发小翻脸不认账,老王拿着微信里下个月先还5万的聊天记录找到我们律师所。我们帮他整理了三年间6次催款录音、两个共同朋友的证言,法院判了15万。所以说证据不足不等于没救,关键要会玩证据拼图。

债务转移合同纠纷案例

债务转移合同纠纷案例

债务转移合同纠纷,本质上涉及《民法典》第551条关于债务转移需债权人同意的规定。当债务人将债务转移给第三人时,若未经债权人书面确认或事后追认,该转移行为被认定为无效。司法这类纠纷多因转移程序不规范、债权人利益受损或存在欺诈行为而引发。债务人私下转移债务逃避责任、新债务人缺乏履约能力等情况,都成为争议焦点。

债务转移合同纠纷的雷区与真实案例

小明借给朋友老王10万元,约定半年后还款。结果老王偷偷把债务转给经济困难的老李,还签了协议。到期后老李还不上钱,小明一气之下把两人都告了。法院怎么判?答案很明确:老王转移债务没经过小明同意,合同无效,老王还得自己还钱!

债权的优先受偿顺序

债权的优先受偿顺序

《企业破产法》第113条和《民法典》相关规定,债权的优先受偿顺序本质上是解决钱不够分时的分配规则。当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不同性质的债权就像排队领救济粮的队伍,法律给某些特殊群体发了优先入场券。这个制度既要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如职工权益),也要维护交易安全(如担保物权),就像在债权人之间架起一杆公平秤。

当公司破产时,钱到底怎么分?

想象一下老王开的面粉厂倒闭了,账上只剩100万,外面却欠着300万的债。这时候债主们就像春运抢票一样着急,但法律早就定好了购票顺序: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什么为限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什么为限

《民法典》第538-542条,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数额为限,且不得超出债务人责任财产减少的范围。债权人只能针对影响自身债权实现的债务人行为行使撤销权,不能越权干涉债务人的其他合法交易。债务人欠你50万却低价转让了价值100万的房产,你最多只能主张撤销与50万债权相关的财产处置部分。

撤销权不是万能钥匙!这些情况不能乱用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老王欠老张80万,转头把市价200万的房子以50万卖给亲戚。老张起诉要求撤销整个交易,法院却只支持撤销价值80万对应的房产份额。这说明撤销权就像精准手术刀——只能切除病变部分,不能把整个交易一刀切。

法院拘留债务人流程

法院拘留债务人流程

《民事诉讼法》第111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88条规定,法院对债务人实施司法拘留属于强制执行措施中的强制措施。其核心要件是债务人存在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或妨碍执行行为的情形。整个流程需经合议庭审查、院长签发拘留决定书,由执行法官与法警共同实施,拘留期限最长不超过15日。

手把手带你走完司法拘留全流程

张三欠李四50万货款,判决生效后玩起了失踪。李四申请强制执行的第3个月,执行法官在银行流水里发现了张三的猫腻:这老哥每月固定给小三转2万,自己开的宝马X5还办了ETC年卡。

欠债达到多少金额可以起诉

欠债达到多少金额可以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只要满足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被告、有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四个条件,欠债金额哪怕只有1元也可以起诉。法律从未规定过起诉的最低金额门槛,网上流传的3000元才能起诉5000元才受理等说法都是谣言。实践中哪怕5元话费纠纷都有成功立案的案例,关键要看证据是否充分。

为什么大家总觉得有最低金额限制?

很多朋友觉得小钱没必要打官司,这其实是诉讼成本的问题。起诉要交诉讼费(50元起步)、请律师(3000元起),还要花费大量时间。你被欠500块,打赢官司的成本比追回的欠款还高,这种情况法院工作人员会建议调解。但这不代表不能起诉,去年杭州就有人为追讨98元快递费成功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