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何时可以取回提存物

《民法典》第570条规定,债务人要取回提存物必须满足两大条件:第一,债权人未履行对待给付义务;第二,债务人能够证明自己已经履行或提出履行债务。简单来说就是,你作为债务人把钱或东西交给公证处保管后,对方既没按约定办事,你又能拿出已经履约的证据,这时候就能启动取回程序。

债务人何时可以取回提存物

提存物取回的三大关键场景

场景一:房东耍赖不退押金。小王租约到期后,房东找各种理由拒绝退还2万元押金。小王把押金提存到公证处后,只要保留好房屋交接记录,30天后就能申请取回。

场景二:网购纠纷中的救命稻草。小李网购手机遇到商家跑路,向法院申请将货款提存。半年后商家重新营业但拒绝发货,小李凭提存证明成功取回3万元。

场景三:遗产继承大战中的缓冲方案。老张的三个子女为遗产分配闹上法庭,大儿子将应分给弟妹的50万元提存。待法院判决生效后,凭判决书即可办理取回手续。

五步搞定提存物取回全流程

第一步:收集履约证据链。包括微信聊天记录、银行转账凭证、物流单据等能证明你已完成义务的材料。

第二步:向公证处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要写明提存原因、标的物详情、债权人信息,记得附上身份证复印件。

第三步:公证处实质审查。这个过程需要7-15个工作日,会要求补充材料。

第四步:办理取回手续。通过审查后,带着公证书原件和身份证到提存机构,需要缴纳保管费。

第五步:处理特殊情形。提存物是易腐食品,需要通过司法拍卖变现后取回价款。

这些坑千万别踩!提存取回风险提示

1. 时效陷阱:普通民事提存5年内必须取回,否则归国家所有。曾经有位大哥忘记取回提存的古董字画,结果痛失传家宝。

2. 证据不足:光有转账记录不够,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闭环。建议重要交易全程录音录像。

3. 程序错误:别把提存物直接交给第三人保管,必须通过法定提存机构。某建筑公司曾损失百万工程款。

4. 费用疏忽:提存期间产生的保管费、评估费等需自行承担,记得留足预算。

常见问题解答

Q1:超过5年还能取回提存物吗?

原则上超过5年提存物归国家所有,但存在两种例外:一是债权人书面同意延期,二是存在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及时取回。建议提前6个月办理续期手续。

Q2:债权人不同意怎么办?

不需要债权人同意!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凭法院判决书或仲裁裁决书可直接办理。上海某案例中,债务人成功取回被债权人无理扣押3年的提存车辆。

Q3: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必备三件套:身份证原件+提存公证书+履约证明文件。特殊情形还需补充:法院文书(涉诉讼时)、评估报告(标的物价值存疑时)、情况说明(超过1年未取的原因说明)。

Q4:提存期间物品损毁谁负责?

保管机构存在重大过失才需赔偿。某快递公司提存的电子产品因仓库漏水损坏,最终法院判决公证处承担70%责任。建议对贵重物品购买商业保险。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