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劳动合同有效吗?人社部认可的4类电子签章平台清单
电子劳动合同有效吗?人社部认可的4类电子签章平台清单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问:电子劳动合同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 答案很明确——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人社部发布的《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只要满足“真实身份、真实意愿、原文未改、签名未改”四个条件,电子合同和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人社部认可的4类电子签章平台
想合法签订电子合同,必须选择通过国家认证的电子签章平台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问:电子劳动合同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 答案很明确——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人社部发布的《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只要满足“真实身份、真实意愿、原文未改、签名未改”四个条件,电子合同和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想合法签订电子合同,必须选择通过国家认证的电子签章平台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公司要是超过1个月没和你签书面劳动合同,从第二个月开始就得给你发双倍工资!
举个例子:小明月薪8000元,3月1日入职,到6月1日还没签合同。那赔偿金额就是8000元×2个月=16000元(4月1日-6月1日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注意最多只能主张11个月的双倍工资哦!
入职时间 |
---|
很多老板觉得“签劳动合同太麻烦”“员工流动性大没必要签”,甚至认为“不签合同可以随时辞退人”。但你知道吗?不签劳动合同的代价,可能让你赔到怀疑人生!今天就来扒一扒企业耍小聪明的后果,看完你绝对不敢再“裸奔”用工!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入职超过1个月没签合同就要赔双倍工资!比如员工月薪8000元,从第二个月开始,企业每月要额外赔8000元,最多赔11个月。要是员工干了1年都没签合同,企业得掏
遇到签空白劳动合同被公司动手脚的情况,千万别慌!记住笔迹鉴定+录音取证是两大核心武器。首先立刻收集所有能证明合同被篡改的证据,比如工资条、聊天记录等。然后向劳动仲裁委申请笔迹鉴定,确认签字时间与合同内容填写时间是否一致。同时通过录音取证诱导公司承认合同造假(比如问“当时签的空白合同现在怎么多了这些条款?”)。最后带着证据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合同无效并要求赔偿!
遇到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很多打工人都会懵圈:到底能拿多少赔偿?N、N+1、2N这些神秘代码到底怎么用?
赔偿标准 | 适用情形 | 法律依据 |
---|---|---|
N | 合法解除但需补偿: 1. 经济性裁员 2. 员工不胜任工作 |
最近有HR朋友吐槽:"员工死活不签解除协议,公司是不是就拿他没办法了?"其实这是个典型误区。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拒签≠不能解除劳动关系,关键要看企业是否走完合法程序。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分四步走:
第一步:启动协商程序
安排至少2次面谈并全程录音,明确告知解除原因、法律依据及补偿方案。记得在面谈记录上让员工签字,拒签的要在记录中注明。
最近有HR小伙伴吐槽:“新员工入职一个月了,微信催、当面催,他就是拖着不签劳动合同!万一被仲裁双倍工资怎么办?”别慌!今天手把手教你如何用3份书面告知书锁定证据,让企业避开法律风险!
遇到员工故意不签合同,很多HR第一反应是生气,但情绪解决不了问题!先记住这3条法律底线:
1. 入职30天内必须签合同
仲裁败诉后,很多人以为“输定了”,但其实通过补充关键新证据,完全有机会在法院起诉阶段翻盘!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阶段可以提交仲裁时未发现或无法提交的证据。只要掌握这4类证据的收集和提交技巧,就能大幅提升逆转胜率!
仲裁和诉讼是两种独立程序。仲裁裁决后,如果一方不服,可在15天内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案件),此时案件进入“一审”阶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9条,
遇到劳动纠纷时,劳动仲裁是劳动者维权的重要途径。但很多人因为不了解流程和时间节点,容易错过关键步骤。今天就带你看懂从立案到执行的23个关键时间点,帮你高效维权!
1. 提交仲裁申请(当天)→ 2.仲裁委5天内决定是否受理 → 3.受理后5天内送达申请书副本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