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调解后反悔怎么办?重新起诉条件解析
人身损害调解后反悔的,若符合法定撤销条件或存在新证据,可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原调解协议并重新主张赔偿。
当你在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中签完调解协议,事后发现赔偿金额不合理或者伤情恶化,千万别急着认命!法律给了你二次维权的机会,但必须满足特定条件。本文带你拆解那些调解后反悔的"后悔药"该怎么吃。
当你在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中签完调解协议,事后发现赔偿金额不合理或者伤情恶化,千万别急着认命!法律给了你二次维权的机会,但必须满足特定条件。本文带你拆解那些调解后反悔的"后悔药"该怎么吃。
当快递不翼而飞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认栽”,但其实法律给了消费者明确的维权武器。物流公司常用的“赔3倍运费”话术未必合法,关键在于你是否掌握正确的应对策略。
1. “保价套路”可击破:快递员说“不保价最多赔运费5倍”?别被唬住!根据《民法典》833条,
侵权损失的认定是维权的核心问题,关键在于“证据链”是否完整。举个例子:小明设计的原创T恤被某网店盗版销售,他需要证明
上周刚处理完一个健身房会员合同纠纷:合同写"会员卡到期后自动续期3个月",客户理解为"免费续期",商家咬定是"收费续期"。这种情况每天都在发生,
遇到律师费不退的情况,先别急着上火。咱们得像个侦探一样,先把合同翻出来仔细研究研究。90%的退费纠纷都能在委托代理合同里找到答案。记得去年有个当事人王先生,因为律师半年没推进案件要求退费,结果发现合同里明确写着"非律师原因导致案件延期不予退费",最后只能吃哑巴亏。
我处理过的退费纠纷里,
定金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的部分不合法,法院通常不支持超额部分,可能判决退还或调整金额。
2016年某购房者小王的故事很典型。他看中一套500万的房子,开发商要求支付150万定金,结果交易失败后开发商拒不退款。法院最终判决:超过100万(20%)的部分必须退还。这个案例揭示了《民法典》586条的核心规则——定金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出部分不具有定金效力。
刚发现被骗签合同时,很多人会陷入慌乱。去年有个案子,老张被忽悠投资“稳赚项目”,对方伪造政府批文让他签了借款合同,最后血本无归。这种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维权成功的关键往往在于前72小时的处理方式。
第一步不是找律师而是保存证据
当名誉权官司打输了,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钱花了这么多,这律师费到底能不能让对方赔?简单来说,我国法律默认规则是谁请律师谁付钱,但就像所有法律问题一样,总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官司费用大致分为两类:法院收的诉讼费(包括案件受理费、保全费等)和
收到撤诉决定书的那一刻,王先生盯着手机里支付的3万元律师费账单犯了愁:"案子都没打起来,这笔钱能要回来吗?"现实中很多当事人都有类似困惑。律师费能否退还本质上是个契约履行问题,而非单纯的法律规定问题。
律所接案时签署的委托代理协议才是核心。某知识产权案件当事人李女士的合同里明确写着:"开庭前撤诉退还70%代理费",而建设工程纠纷的赵先生合同却注明"签订委托即视为服务完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条款直接决定了退费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