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什么法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和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其他法律法规必须以其为依据,任何与其冲突的条文都将被视为无效。宪法就像法律界的金字塔顶端,是所有法律规则的总指挥。

为什么宪法能站C位?

你好奇:凭啥宪法能当老大?其实这和它的基因有关。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咱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打个比方,把法律体系比作一棵大树,宪法就是树根,其他法律是树枝——树枝再茂密,也得靠树根输送养分。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什么法

举个例子,出台的《民法典》够厉害了吧?但它第一条就写着宪法,制定本法。就连刑法、行政法这些大咖,也得乖乖在开头标明宪法。这说明啥?再牛的法律,也得认宪法这个祖师爷。

宪法和你我有啥关系?

很多人觉得宪法高大上,离日常生活很远。其实不然!宪法默默守护着每个人的生活:

1. 教育权:宪法第46条说你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九年义务教育才能覆盖全国;
2. 劳动权:宪法第42条保障你找工作、拿工资、休假的权益,996加班?宪法第一个不答应!
3. 人身自由:宪法第37条禁止非法拘禁,疫情期间的隔离措施也得按宪法精神来操作。

下次遇到权益受损时,不妨想想:这事儿宪法管不管?很答案会让你惊喜!

宪法也会升级换代吗?

当然会!就像手机系统要更新,宪法也要与时俱进。现行宪法是1982年版,至今已修改过5次,:
- 1988年允许土地转让
- 1993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增设监察委员会

但修宪可不是随便改着玩,程序超级严格: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2/3以上通过。这门槛比普通法律高得多,难怪宪法能稳坐头把交椅。

常见问题

问题1:普通法律和宪法冲突了怎么办?

答:这时候宪法老大就出手了!《立法法》第87条,下位法违反宪法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权限予以撤销。某地出台的限制女性就业规定,就被依据宪法第48条(男女平等)废止了。

问题2:宪法修改会影响它的最高效力吗?

答:完全不会!修宪是为了让宪法更适应社会发展,修改后的新宪法自动获得最高效力。就像游戏版本更新后,新规则自然取代旧规则,但游戏本身的权威性反而更强了。

问题3:普通公民需要专门学习宪法吗?

答:太需要了!宪法就像社会生存说明书,知道自己的基本权利(言论自由、私有财产保护),才能更好维权。现在很多学校把宪法晨读做成固定活动,手机上的普法App也能随时学,了解宪法真的不亏!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