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关于逾期付款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和114条(现《民法典》第577条、585条),逾期付款属于合同违约行为,违约方需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责任。规定包括:1. 守约方可要求支付逾期利息;2. 可约定违约金条款;3. 经催告后超合理期限可解除合同;4. 赔偿实际损失。《民法典》新增规定明确逾期付款损失可参照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1.3-1.5倍计算。

合同里的逾期付款条款怎么玩转?

签合很多人把逾期条款当摆设,等真遇到对方拖欠才傻眼。其实这里面大有门道!某装修公司合同里写逾期付款按日0.1%收违约金,这数字可不是拍脑门定的——司法解释,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30%被法院调低。建议中小企业主在拟定合把付款时间精确到收到发票后5个工作日内,比模糊的月底前付清更有约束力。

合同法中关于逾期付款的规定

遇到老赖别只会打电话催款!有个建材商朋友的做法很聪明:每次催款都发EMS特快专递留存证据,三个月后直接起诉,不仅拿到货款,还要回了相当于货款10%的违约金。记住,微信催款记得保存聊天记录,电话催款要录音,这些都是法庭上的关键证据。

5个必知的逾期付款冷知识

1. 逾期利息和违约金可以主张吗?答案是可以!但总额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30%。2. 没约定违约金怎么办?这时候可以按LPR的1.5倍主张资金占用费。3. 对方说财务出差算不算不可抗力?别信!除非有自然灾害等法定情形,否则都要担责。4. 个人借款逾期和公司货款逾期处理大不同,前者适用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后者适用买卖合同规定。5. 最容易被忽视的维权期限:主张逾期付款权利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约定付款期限届满次日开始计算。

常见问题解答

逾期付款违约金有上限吗?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30%的,违约方可请求法院适当减少。合同约定日息千分之一(年化36.5%),若实际损失只有年化10%,法院调整为13%左右。但是金融机构的借贷合同,则适用不同规定。

对方逾期后继续供货怎么办?

这种情况要特别!某食品厂案例就是血泪教训:在客户拖欠50万货款情况下继续供货,结果法院认定属于默认变更付款条件,导致后期货款难以追回。正确做法是立即发书面催告函,明确要求付清前期款项后再继续合作,否则丧失法律保护。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