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小产权房应该怎样签合同才有效

买小产权房应该怎样签合同才有效

从法律专业角度来说,小产权房本身属于未取得合法产权的房屋,国家明确规定不得对外销售。任何小产权房买卖合同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但仍有大量私下交易存在。若一定要签订此类合同,必须做到:明确约定双方真实身份信息、房屋位置及现状描述、交易价格与支付方式、违约责任条款,并要求至少两名见证人签字(最好是村委会成员)。合同内容要规避"买卖""产权"等敏感表述,改为"长期租赁""使用权转让"等相对合法化的措辞。

一、小产权房合同里的"求生指南"

去年我朋友老张在深圳买了套小产权房,结果碰到拆迁一分钱补偿没拿到。他拿着皱巴巴的合同去法院,法官直接说这合同就是废纸。其实签这种合同就跟走钢丝似的,得讲究技巧。

得把合同写成"租赁合同",租赁期限写成20年(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到期自动续期20年。总价拆分成"租金"和"装修补偿款",千万别出现"购房款"字眼。再找个村干部当见证人,虽然法律上不认,但拆迁时好歹能说上话。

二、血泪教训的避坑清单

1. 必须实地看房:有个案例,买家签完合同才发现房子早被查封了,连门都进不去。要查清楚房子有没有被抵押、查封,有没有其他共有人。

2. 收款凭证要连环套:分10次付款,每次都要卖方打收条。留5%尾款等过户(虽然永远过不了户),这样卖方违约成本高。

3. 加个"反悔条款":约定遇到拆迁,卖方必须把拆迁补偿款按比例返还。虽然法院不一定支持,但能吓退部分想搞鬼的卖家。

三、小产权房合同的"魔幻现实"

在东莞有个奇葩案例,买卖双方签了20份合同:1份主合同写着租赁,19份补充协议约定了继承、转卖、拆迁补偿。法院认定主合同有效,其他协议全部无效。这告诉我们合同不是越厚越安全,关键内容要合法。

还有个绝招:把交易包装成债务关系。签借款合同,用房子做抵押,到期不还款就用房子抵债。但新规出台后,这招也不灵了,法院会认定是"以物抵债"的买卖行为。

常见问题解答

1.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公证有效吗?

公证处根本不给小产权房合同做公证!有些中介说找律师见证,其实律师见证只能证明签合双方神志清醒,不能改变合同违法性质。

2. 村委会盖章能不能保障权益?

广州中院有个判例,村委会在合同盖了章照样判合同无效。不过遇到拆迁时,有村委会证明比没有强,至少能争取点装修补偿。

3. 住了十几年算不算事实买房?

千万别信"居住满20年就合法"的谣言!北京通州有户人家住了25年,法院照样判腾房。不过卖方反悔,可以要求返还购房款并索赔装修损失。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