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算不算个人财产
当有人问“小产权房算不算个人财产”时,法律人会甩出一句“看情况”——这个回答看似耍流氓,但确实反映了现实。《民法典》第240条,所有权包含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利。而小产权房最大的bug在于:你拿着村委会发的“房产证”,但土地所有权还在集体手里。法院判决书里常出现“涉案房屋不具备合法物权”的表述,相当于官方盖章:这房子在法律上是个“黑户”。
买了小产权房=租了70年床位?
老王花60万买了套小产权房,结果拆迁时只拿到20万装修补偿。这魔幻剧情每天都在上演。法律上有个词叫“事实物权”,说的是虽然你没红本本,但房子确实归你用。可到了拆迁、继承、买卖的节骨眼上,法院更认“法律物权”。就像拿着游乐园赠票的人,平时玩得挺开心,等过山车出故障要赔偿时,才发现赠票背面写着“最终解释权归园区所有”。
这些骚操作让房子秒变定时炸弹
见过最野的操作是卖家拿着集体土地证,把同一套房卖给5个人。更离谱的是,有村委给购房合同盖公章收“过户费”,等真要维权时却说公章是临时工盖的。还有夫妻离婚争小产权房,法官直接按“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分割,结果房子判给男方,女方只能拿到点“租房补偿款”。
灵魂拷问:怎么证明房子是我的?
聪明的业主会攒齐七龙珠:购房合同+付款凭证+村委证明+水电费单据+邻居证言。有个案例里,大爷靠着20年的话费缴费单,硬是让法院认了居住权。还有人给房子拍360度VR视频,连墙上的涂鸦都做了区块链存证。但这些操作就像给纸房子刷防火涂料——真遇到大火,该烧还得烧。
常见问题暴击
问题1:小产权房能当遗产传给儿子吗?
答:传得了使用权,传不了所有权。就像你充值的游戏账号,能给孩子玩,但哪天游戏停服了,腾讯可不赔你钱。
问题2:遇到拆迁能拿到补偿吗?
答:补偿肯定有,但是“骨折价”。深圳某村拆迁,商品房业主拿5万一平,小产权房只补8千,还不够重新买房厕所。
问题3:签了律师见证合同就保险?
答:见证律师不是阿拉丁神灯。他们只能证明“当时双方确实签了字”,至于合同合不合法?人家早用小字写了“本所不对合同效力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