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买房怎么签合同才有效
《民法典》规定,有效的购房合同必须满足四个法律要件:签订主体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买卖双方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内容合法(不涉及小产权房等违规交易)、具备法定形式(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只要满足这4个条件,哪怕没有公证或律师见证,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手把手教你签出"防坑"购房合同
最近帮朋友看二手房合同,发现中介给的模板里竟然没写学位是否占用!幸亏及时发现,不然买完房孩子上学就麻烦了。今天就结合我踩过的坑,教大家怎么签出靠谱合同。
第一步:必备条款要齐全
别以为有中介提供的模板就万事大吉,重点检查这7项:
1. 买卖双方身份证号+按手印(防止假房东)
2. 房屋到门牌号+房产证号(避免张冠李戴)
3. 总价写大小写(100万元整/壹佰万元整)
4. 付款方式到日期和账户(别写"分期支付"这种空话)
5. 户口迁出时间和违约金(见过房东5年不迁户口的)
6. 家具清单详细到品牌型号(别写"家具家电若干")
7. 特别约定写清学位/车位等附加权益
第二步:重点条款要较真
去年有买家因为合同里写着"甲方配合办理贷款",结果房东拖了半年不配合导致违约。关键条款要细化到:
- 贷款不通过怎么办?(写清退定金或现金补差价)
- 税费谁承担?(北上广税费差十几万)
- 交房标准包含哪些?(毛坯房要写清是否保留门窗)
- 物业交割清单(物业费欠缴由谁补交)
第三步:证据链要完整
签合记得:
1. 要求房东出示结婚证(防止配偶事后主张权利)
2. 房产证上有未成年人的,需要监护人签字
3. 所有修改处都要按手印
4. 保存微信沟通记录(曾有房东口头承诺装修标准,交房时不认账)
5个致命陷阱千万别踩
陷阱1:"先签意向书再签正式合同"
很多中介让签的《购房意向书》其实已经具备合同效力!去年杭州就有买家因意向书违约被判赔20万定金。
陷阱2:空白条款填"协商处理"
遇到空白处一定要划斜线,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补充条款写着"其他事项由中介处理",结果中介私吞了10万税款。
陷阱3:违约金约定过低
建议把违约金定为总房款20%,曾有合同只约定了3%违约金,结果房价暴涨后房东宁可赔钱也不卖房。
陷阱4:轻信"不用网签"的承诺
必须完成住建局网签备案!去年郑州出现一房两卖,先网签的买家才获得法院支持。
陷阱5:忽略抵押查封风险
签合同前务必拉产权调查表,有粉丝付了首付才发现房子被查封,钱都要不回来。
常见问题解答
Q1:夫妻一方代签的合同有效吗?
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必须双方共同签字!新出的司法解释明确:未经配偶同意的房屋买卖,配偶有权追回房产。曾有人花500万买的房,因卖家妻子没签字,房财两空。
Q2:补充协议怎么写才合法?
记住三个要点:1.必须双方签字按手印 2.不能与主合同冲突 3.涉及重大变更的要重新网签。约定"先过户后付款"这类核心条款变更,必须同步修改备案合同。
Q3:遇到阴阳合同怎么办?
立即向税务部门和住建局举报!为避税签订的两份合同中,法院认定真实交易价格的合同有效。但买卖双方都面临偷税处罚,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Q4:电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通过正规平台签订的电子合同同样有效,但要:1.使用可靠电子签名 2.保留签约过程录像 3.及时在房管局系统备案。疫情期间北京就有通过电子合同成功维权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