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夫妻双方一定都要到场吗
《民法典》规定,婚后购买的房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否必须双方到场要分情况看:是全款买房且登记在一方名下,理论上可以单独办理;但是贷款买房或需要登记为共同所有,银行和房管局会要求夫妻双方共同签字确认。这里有个关键点:只要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处置,哪怕只写一个人名字,另一方都需要出具同意书。
夫妻买房的五种常见场景
场景一:婚后首套房写谁的名字?
《民法典》规定,婚后购买的房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否必须双方到场要分情况看:是全款买房且登记在一方名下,理论上可以单独办理;但是贷款买房或需要登记为共同所有,银行和房管局会要求夫妻双方共同签字确认。这里有个关键点:只要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处置,哪怕只写一个人名字,另一方都需要出具同意书。
场景一:婚后首套房写谁的名字?
刚买完房子发现产权有问题?过户时发现卖家隐瞒重大信息?别慌!《民法典》第215条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规定,房屋交易必须权属清晰。买到有纠纷的房产,你有权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维护权益。记住法律给你的三个法宝:合同撤销权、违约责任追究权和损失赔偿请求权,关键时刻能保住你的血汗钱。
上周刚有个粉丝私信我,说他买的学区房压根不能落户,卖家把集体户口说成个人产权。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产权纠纷,去年北京朝阳法院判过类似案例,买家最终拿回全款还获赔违约金。除此之外还有这些坑:
当发现丈夫用夫妻共同财产给第三者买房时,原配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回房产!《民法典》1062条规定,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任何一方擅自处置大额财产都属于无效行为。最高法司法解释更明确指出,违背公序良俗的赠与行为自始无效,原配不仅可以追回房产,连购房款都能一分不少要回来。
去年处理过一个经典案例:张女士发现丈夫3年间陆续给小三转账200多万,还买了套公寓。我们通过调取银行流水、购房合同、微信聊天记录,最终法院不仅判决赠与无效,还让小三倒贴了房屋增值部分的钱!整个过程就像现实版《回家的诱惑》,但比电视剧更解气的是,法律真的会给原配撑腰。
《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即使房贷没还清,房屋所有权人仍然有权出售房产。但必须优先处理抵押权问题——买家支付的购房款需优先偿还银行贷款,银行出具《抵押注销证明》后,才能办理过户手续。卖房所得资金要先"填平"房贷这个"窟窿",剩下的钱才是卖家的净收益。
老王贷款150万买房,现在还剩100万房贷,现以300万出售。我们分三步计算实际到手金额:
第一步:确认待还金额。不是简单看剩余本金,要联系银行获取《还款计划表》,精确计算到交易日的本息合计(含提前还款违约金)。总还款额102万。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七条规定:"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即使没有领取结婚证,法律也允许两个自然人共同购买房产并在房产证上登记双方姓名。在未婚伴侣、亲友甚至商业伙伴都可以通过"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两种方式联名购房,房产登记中心不会审查购房人之间的关系。
第一真相:房产证可以自由设定比例。小王和小李准备各出50万和100万首付,他们完全可以在购房合同中约定小王占33%、小李占67%的产权比例,这个比例会直接体现在不动产权证书上。
《民法典》第585条规定,房屋买卖违约金的计算以合同约定为准。合同明确约定了违约金比例(总房款的10%-30%),140万的房子违约金范围在14万到42万之间。若合同未作约定,则需守约方的实际损失计算,包括直接损失(如已付中介费)和间接损失(如房价上涨差价)。法院有权对过高或过低的违约金进行调整,实践中违约金一般不会超过实际损失的30%。
最近老张看中了一套140万的学区房,签合发现违约金条款写着"总房款20%",他赶紧问我:"这要是违约了,28万违约金会不会太狠?"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买房人都遇到过,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讲。
单纯买卖小房产不会坐牢!房屋交易本身是合法行为,但交易中存在违法行为(诈骗、伪造证件、偷税漏税等),就面临刑事处罚。《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第280条伪造证件罪最高判10年,第201条逃税罪情节严重的也坐牢。所以关键看交易过程是否“干净”。
张三卖了套50㎡的老破小,正常签合同、缴税过户,哪怕房价涨了反悔,顶多是民事纠纷赔违约金。但李四用假房产证骗了买家30万首付,这直接构成诈骗罪,判刑没商量!所以
站在法律专业角度,买房开始还贷款后能否退房,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法定或合同约定的退房条件。《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购房者想要退房必须满足以下任一情形:开发商存在严重违约(如逾期交房超过3个月)、房屋质量不达标、开发商虚假宣传构成欺诈,或者购房合同中有明确约定解约条款。还贷行为本身不会直接导致退房权利丧失,但退房后需要处理剩余贷款——要么与银行协商提前还款,要么要求开发商垫付资金。
《民法典》第1063条,父母在子女婚后出资购房时,若未明确约定视为对子女个人的赠与,则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一旦女儿婚姻出现变故,女婿有权分割房产。建议父母在购房时签署书面赠与协议并办理公证,在房产证上注明"单独所有",这是保障女儿权益最关键的2个法律动作。
去年我处理过一个案子:张阿姨给女儿买了套600万的婚房,结果女婿出轨离婚时要分走一半房产。这种事情真不是危言耸听,今天就教大家几个实用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