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可以继承吗

看到房产证上父母的名字,很多子女最关心的就是:父母留下的保障房我能继承吗?《民法典》第1122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但了!保障房分为"完全产权"和"有限产权"两种情况。像经济适用房满5年补缴土地款获得完全产权后,继承就和普通商品房一样。而公租房这种只有使用权的,继承人需要符合保障条件才能继续居住,这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继承哦!

不同类型的保障房继承规则大不同

先说说最常见的经适房。张阿姨家2010年买的经适房,去年刚补了15万土地出让金拿到红本,这种房子子女继承完全没问题。但要是没补钱就过世,那政府有权优先回购,子女只能继承回购后的房款。

再说公租房,李大爷住了二十年的公房,儿子想继承?得先看是否符合"本市户籍、人均收入低于标准"这些条件。去年朝阳区就有案例,月薪2万的白领小王想继承父亲的公租房,结果因为收入超标被驳回。

现在流行的共有产权房更有意思。王先生家持有60%产权,去世后这60%算遗产,剩下40%还是政府的。想要完整继承?得先把政府那部分买下来,去年海淀区成交价是市场价的80%。

保障性住房可以继承吗

继承保障房要闯的五大关卡

第一关是继承资格审核。去年南京就有人拿着遗嘱去办继承,结果发现房子还在限售期内,硬是等了3年才过户。

第二关是税费问题。经适房继承要交差额20%的个人所得税,房子市场价300万,当初100万买的,要按200万差额交40万税,这可比商品房继承贵多了。

第三关是家庭纠纷。去年上海有个三兄妹争抢限价房继承权的案子,法院判给和父母同住的老大,其他两人只能分折价款。

这些特殊情况你要知道

独生子女不一定稳拿房产!刘女士父亲再婚后,继母带着未成年弟弟,结果原本的经适房变成三人平分。还有更绝的,北京老张把公租房"遗嘱"给保姆,结果法院认定公租房不能遗嘱继承。

农村的保障房更复杂。宅基地上的安置房,城镇户口的子女只能继承房屋不能重建,等房子倒了,宅基地就收归集体了。

常见问题解答

1. 继承保障房要办哪些手续?

先做继承公证,再带着死亡证明、房产证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是公租房,还要去住房保障部门重新签租赁合同,整个过程要跑3-5个部门。

2. 多子女怎么分配继承?

有遗嘱按遗嘱,没遗嘱法定继承。但像北京规定,实际居住的继承人可以优先获得房屋,其他继承人分折价款。去年通州案例中,三姐弟的房子最终作价500万,由继续居住的老大补偿给弟妹各166万。

3. 继承后能转卖吗?

经适房继承后随时可卖,但要补缴土地款。杭州新规,继承后再交易需补缴差价55%。公租房就别想卖了,连转租都违法,去年深圳有人转租继承的公租房被罚了10万。

4. 非亲属能继承吗?

除非有遗赠抚养协议,否则没血缘关系的基本没戏。但上海有个特殊案例,照顾孤老10年的邻居,通过法院判决获得了部分产权。

5. 继承会影响买商品房吗?

关键看面积!北京规定家庭住房面积超过60平,再买房就算二套。要是继承了个50平的经适房,再买80平商品房首付就得70%了。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