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房产原值如何确定

《民法典》和《个人所得税法》,继承房产原值的确定核心在于“被继承人取得房产时的成本”。原值指的是被继承人(原房主)当初购买或取得这套房子时实际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购房款、契税、装修费、中介费等合理支出。被继承人是通过赠与或继承方式获得房产,则原值需追溯到上一手交易时的成本。法律上,这个数值将直接影响未来出售房产时的税费计算,准确认定原值至关重要。

为什么继承房产要关注原值?

很多人觉得继承房子是“白捡的”,但等到卖房时才发现税费高得吓人!老王继承了一套20年前30万买的房子,现在市值300万。原值按30万算,卖房时增值税、个税会按270万差价计算;但原值被错误认定,税费翻倍。所以原值就像“隐形账本”,决定了你未来要交多少钱!

继承房产原值如何确定

手把手教你计算继承房产原值

小明爷爷2000年花10万买房,交了5000元契税,装修花了8万。2010年爷爷去世,小明继承这套房。那么原值=10万+0.5万+8万=18.5万元。小明以200万卖出,个税计算时差价就是200万-18.5万=181.5万,按20%税率要交36.3万!但小明找不到装修发票,税务局只认10.5万原值,税费直接多出15万!所以保留所有票据原件非常关键。

继承房产原值的3大误区

误区1:“房子是继承的,原值按市场价算”
错!税务局只看原始成本,和当前房价无关。
误区2:“亲属过户不用留凭证”
大错!哪怕爸妈给的房子,购房合同、装修发票也得保存20年以上。
误区3:“公证处说的原值就是最终结果”
小心!公证主要确认继承权,原值认定以税务部门为准,出现“公证一个数,交税另一个数”的情况。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继承的房产再出售,原值怎么证明?

需要准备四类材料: 1. 被继承人的购房合同、付款凭证 2. 原始契税完税证明 3. 装修费用发票(需标明房屋地址) 4. 继承公证书或法院判决书 票据丢失,可尝试到房管局调档或找开发商补开证明,实在不行需要专业评估机构出具报告。

问题2:多人继承房产,原值怎么分配?

三兄妹继承母亲50万原值的房子,每人份额1/3。未来一人出售自己那部分时,可以按50万×1/3≈16.67万作为原值基数。但要!房产未实际分割,税务局要求按整体原值计算,建议提前做好产权分割公证。

问题3:继承的房改房原值怎么算?

这类情况最复杂!张阿姨1998年花2万买的单位房改房,实际成本应包括: - 购房款2万元 - 超标面积补交款(如有) - 土地出让金(如后来补交) - 购买时的工龄折扣折算金额 需要到原单位调取《房改售房价计算表》,这个文件是认定原值的“黄金证据”。

问题4:原值认定有争议怎么办?

三步解决法: 1. 向税务局提交书面申辩材料 2. 申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复核 3. 对评估结果不服可提起税务行政复议 新规明确,对于30年以上老房产,若凭证缺失,可按同期同地段房价的5%-15%核定原值,比例看当地政策。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