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民间借贷、企业欠款、担保追偿等场景,提供借条规范、诉讼催收、破产清算等解决方案,帮助个人与企业高效回笼资金,规避债务陷阱。
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和《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一条,损害债权人利益行为指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间或濒临破产时,通过转移财产、无偿处分资产、虚构债务等手段导致债权人债权无法实现的行为。这类行为具有明显恶意性、隐蔽性和结果危害性三大特征,司法实践中常见于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利用关联交易或财务操作侵害债权人权益。

这些操作你每天都在见

老王开了家服装厂,眼看要破产了,连夜把20台缝纫机转给连襟的公司;李总在债务到期前3个月,突然把市中心商铺以1元价格卖给儿子;张老板的公司账户明明有200万,转头就通过咨询服务费转给空壳公司...这些可不是电视剧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各地的债权人血泪史。

什么是债务人和债权人

什么是债务人和债权人

《民法典》第118条,债是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在特定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说白了就是一个人欠钱、另一个人收钱的事儿。

债务人就是法律上该还钱的人,俗称欠债的。你刷信用卡买手机,银行就是你的债权人,你就是债务人。

债权人就是有权要钱的人,俗称债主。你朋友借你500块应急,这时候你就是债权人,你朋友成了债务人。

欠债还钱背后的生存法则

张三开店向李四借了20万,白纸黑字写了借条。半年后疫情来了生意黄了,张三现在看见李四就躲着走。这场景里张三就是债务人,李四就是债权人。

法院判决债务偿还顺序

法院判决债务偿还顺序

当债务人资不抵债时,《民法典》第414条明确规定:已登记抵押权>已登记质押权>留置权>未登记抵押权>普通债权。法院在判决时会优先保障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权益,张三用房产抵押贷款100万,李四持有未担保的借条50万,拍卖房产所得的120万需先全额支付张三,剩余20万才轮到李四按比例分配。

这些场景你肯定遇到过

去年处理过一起服装厂破产案,老板把厂房抵押给银行借了300万,拖欠30名工人工资合计80万。《企业破产法》第113条,虽然工人工资属于优先债权,但银行的抵押债权仍排第一。最终厂房拍卖350万,银行拿走300万,工人分得50万,剩下的按比例给其他供应商。

无力还债司法拘留标准

无力还债司法拘留标准

很多人担心欠钱还不上就要坐牢,其实法律对这个问题早有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和《刑法》相关条款,单纯的无力偿还债务不会直接导致司法拘留,但若存在恶意转移财产、伪造证据等行为,则面临15日以下司法拘留甚至构成拒执罪。法院判断是否采取拘留措施的核心标准是:债务人是否存在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主观恶意。

司法拘留的三大触发条件

张三欠款50万后把房产过户给亲戚,被法院认定拒不执行判决遭拘留15天。这个真实案例揭示司法拘留的典型情形:

1. 耍赖型:开着宝马吃大餐却坚称没钱还债

判决书生效后转让债权可否直接申请

判决书生效后转让债权可否直接申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债权转让后受让人不能直接申请执行!必须向法院申请变更申请执行人,经法院审查确认后才能取得执行主体资格。举个栗子🌰:张三打赢官司后把债权卖给李四,李四拿着判决书找法院直接申请执行会被驳回,必须先走变更申请执行人流程。

判决生效后转让债权的全套操作指南

最近处理了个典型案例:王总打赢500万货款官司后,把债权转给投资公司。本以为拿着判决书就能直接执行,结果法院要求先做这3步:

债权转让会被起诉吗

债权转让会被起诉吗

债权转让本身是合法的,但操作不当或存在违法情形,确实被起诉!《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至五百四十七条,债权转让需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必须通知债务人、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等。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单纯转让债权不会导致起诉;但若转让过程中存在隐瞒、欺诈、程序瑕疵等问题,就引发诉讼纠纷。

债权转让的雷区在哪里?这些情况被告

很多人以为一手交钱一手交债权就完事了,结果莫名其妙成了被告。下面这几种情况最容易踩雷:

起诉期间对方转移财产算不算违法

起诉期间对方转移财产算不算违法

《民事诉讼法》第113条和《民法典》第538-542条规定,起诉期间恶意转移财产属于违法行为!只要债权人能证明债务人存在明显低价转让无偿赠与或故意放弃债权等恶意行为,法院可以直接判决转移行为无效,严重者还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不过这里有个关键前提:必须能证明对方是故意逃避债务,对方有合理理由(正常市场价卖房还贷),则不构成违法。

一、为什么总有人在打官司时转移财产?

去年我代理的一个离婚案特别典型。男方在收到法院传票当天,就把婚内买的保时捷以1块钱卖给了发小。等女方发现时,车都过户三个月了。这种骚操作在民间借贷、合同纠纷里更常见,有些老赖能把房子车子存款转移得比大扫除还干净。

第三人自愿承担债务

第三人自愿承担债务

《民法典》第551条和552条规定,第三人自愿承担债务在法律上主要有两种形式:债务加入和债务转移。简单来说就是有个局外人主动跳出来说这钱我来还!但这里有个关键区别:是债务加入,原债务人还得继续还钱;是债务转移,那原债务人就能拍拍屁股走人了。

举个栗子🌰:老王欠老张10万块,这时候老李站出来说这钱我替老王还。老张同意且老王还在还债名单里,这就是债务加入;要是老张同意让老李完全接盘,老王就可以解脱了,这就是债务转移。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成立的,必须得白纸黑字写清楚,还得债权人点头同意才行!

债务人和债权人是什么意思

债务人和债权人是什么意思

《民法典》第118条规定: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债权人就是借钱出去的人或机构,债务人就是需要还钱的人或企业。举个例子,张三向李四借了1万元,张三就是债务人,李四就是债权人。

法律上还有个重要细节:债权人可以转让债权(《民法典》第545条),但债务人转让债务必须经过债权人同意(《民法典》第551条)。这个规定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中的债务处理,后面我们会展开讲。

现实中的债权债务关系比想象中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