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抵工资的最新规定

以物抵工资的最新规定

最新修订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老板直接拿产品、购物卡抵扣工资的行为,本质上属于违法行为!不过《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也留了个活口:在双方协商一致且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前提下,允许用实物折抵部分工资。划重点——必须员工点头同意,而且不能影响基本生活保障!

老板拿货抵工资?这些新变化要看清!

最近老王所在的服装厂就上演了现实版以衣换薪,厂里积压的羽绒服成了年终奖。这种操作到底合不合法?关键要看三个要素:

第一看比例——法律规定货币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北上广深现在最低工资都接近3000元了,要是老板拿货抵了2500只给发500现金,这绝对踩红线!

第二看价值——前阵子某网红餐厅用储值卡抵薪,8折的卡按面值抵扣,员工转手只能7折变现,这种变相克扣工资的操作分分钟违法。

第三看意愿——最坑的是被自愿,嘴上说可以选现金或实物,实际上不选货品就延迟发薪。这种情况留好微信记录、邮件截图,一告一个准!

遇到以物抵薪别慌!教你4招维权姿势

去年深圳某科技公司用充电宝抵薪,结果被员工集体仲裁,不仅补足工资还赔了违约金。记住这些维权秘籍:

1. 明确拒绝要趁早——收到抵薪通知立即书面反对,工作群@人事总监比私聊更有证据力

2. 价比三家留证据——老板说抵债的茅台值3000?先去京东查市场价,拍照录屏保存估值证据

3. 协议要抠细节——真要签置换协议,必须写明本协议不影响法定工资请求权,物品型号、保质期、保修条款一个都不能少

4. 多渠道施压——同步拨打12333劳动监察热线+国务院客户端留言+本地人社局官网投诉,三管齐下见效快

以物抵工资5大灵魂拷问

问题1:老板说公司困难,暂时用产品发工资合法吗?

答:就算公司要破产,也得先发工资再还债!《企业破产法》113条明确工资属于优先债权,用产品抵可以,但要满足:①债权人会议通过 ②物品价值经专业评估 ③员工签字同意。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问题2:签了以物抵薪协议还能反悔吗?

答:分两种情况!协议里物品价值虚高,或者严重低于应发工资,30天内可以申请撤销。但是正常折价且自愿签订,原则上不能反悔。所以签字前务必找懂行的朋友把关!

问题3:抵工资的物品需要开发票吗?

答:必须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以货物抵债视同销售。员工要拿到注明货物名称、数量、单价的正规发票,否则影响后续转卖或维权。

问题4:公司用临期食品抵薪怎么办?

答:收集食品保质期证据直接举报!《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标注虚假保质期的食品最低罚5万元,这时候打12315比劳动仲裁更管用,还能主张10倍赔偿。

问题5:以物抵薪需要扣个人所得税吗?

答:要!实物福利也要折算金额合并计税。抵了价值5000元的手机,个税计算基数就会增加5000元。记得让公司提供完税凭证,防止重复计税。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