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碰撞非机动车责任如何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时,由交强险在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过错原则划分责任:若机动车方有过错,需承担赔偿责任;非机动车方有过错则适当减轻机动车责任(但最少仍需承担10%);若双方均无过错,机动车方承担不超过10%的补偿责任。交警部门会通过现场勘查、监控调取等方式,综合判断双方是否存在闯红灯、逆行、超速等违法行为来确定责任比例。
真实事故中的责任划分门道
去年处理过一起典型案件:外卖小哥骑电动车闯红灯被右转轿车撞飞。很多人觉得弱势群体就该获赔,但监控显示电动车时速达35km/h(超标且违规),最终认定电动车承担70%责任。机动车因未观察路况担30%,赔偿时还要先扣除交强险的18万医疗费限额。
更值得关注的是无接触事故。朋友开车门时,后方电动车为躲避撞上护栏。虽然车辆没碰触,但司机仍需承担主要责任。这类情况的关键在于是否因机动车行为导致危险发生。
事故现场的黄金处理法则
1. 别当移动破坏王:立即开启双闪,在车后50米放三角牌。去年有司机因挪动现场导致责任反转的真实案例,原本无责变主责。
2. 取证要心机:除了拍全景照片,记得录下周边商铺招牌。曾有人靠30米外奶茶店监控洗清冤屈,这招比单纯拍车损有用得多。
3. 120比110更重要:有人因先报警耽误救治被索赔精神损害赔偿,记住救人永远第一顺位。
赔偿套路大揭秘
保险公司最爱玩的把戏是责任比例分摊。医疗费10万,若机动车担70%责任,他们会说只赔7万。但司法解释,交强险范围内要全额赔付!只有超过1.8万医疗费、18万伤残赔偿的部分才按责任划分。
赔偿清单要算清隐形损失:送餐员的电动车是谋生工具,修车期间的误工费可以按日均收入索赔。曾有案例判赔外卖员每天300元收入损失,连续15天就是4500元。
常见问题解答
非机动车闯红灯被撞也要负责吗?
必须的!杭州中院判例显示,电动车闯红灯撞上正常行驶汽车,最终被判承担40%责任。法律面前弱势不等于免责,关键看违法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没监控怎么定责?
交警会通过刹车痕迹鉴定还原真相。通过机动车制动距离推算车速,结合电动车倒地划痕判断碰撞位置。去年南京有个案例靠轮胎橡胶残留物锁定电动车超速,别以为没摄像头就能乱来。
自行车突然猛拐怎么办?
这种情况机动车承担次责。《民法典》第1173条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发生有过错的,可减轻侵权人责任。但机动车方未尽到义务,最少要承担10%责任。关键看是否采取合理避让措施。
雨天打滑撞到电动车算谁的责任?
天气因素不免责!上海案例中,机动车因未降低车速导致水滑撞人,虽然路面湿滑,仍需承担全责。法官指出雨天应预见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不能拿天气当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