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逆行与非机动车相撞

非机动车逆行与非机动车相撞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原则。逆行行为本身已构成违法,无论是否发生事故,逆行方都需承担主要责任。两辆非机动车因一方逆行发生碰撞,法律上判定逆行方负全责或主要责任。但责任划分还需结合现场证据,双方是否超速、是否佩戴安全装备、是否存在其他违规行为等。

逆行的电动车撞上正常行驶的共享单车,谁的锅更大?

去年在杭州就发生过类似案例:小李骑着共享单车靠右行驶,突然被逆行的外卖电动车迎面撞上。交警调取监控后发现,外卖员不仅逆行,还在低头看手机导航。最终判定外卖员承担90%责任,小李因未佩戴头盔承担10%责任。这个案例说明,法律对逆行的容忍度极低,但受害者有轻微过失(没戴头盔),按过失相抵原则分担部分责任。

有趣的是,现在很多外卖小哥的电动车上都装着行车记录仪,反而成了固定证据的利器。有位大爷逆行撞上送餐车后反咬一口,结果小哥掏出视频证据,大爷当场蔫了。所以遇到事故千万别私了,保留证据才是王道。

如何避免鬼探头式逆行事故?

早晚高峰的非机动车道堪比战场,逆行车辆就像随机刷新的NPC。给大家支几招:

1. 遇到视野盲区(公交站台、绿化带缺口)一定要减速,这些地方最容易窜出逆行车。

2. 夜间骑行务必打开车灯,很多逆行的人根本看不清前方路况。

3. 学会用铃声预警,别觉得按铃不礼貌。有实验数据显示,提前3秒按铃能减少68%的碰撞概率。

4. 戴头盔!戴头盔!戴头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杭州交警统计过,正确佩戴头盔能让头部受伤概率下降85%。

5个灵魂拷问:逆行相撞必看QA

Q1:双方都逆行发生碰撞怎么算?

这种情况属于双向逆行,好比两辆在高速上倒着开的车迎面相撞。《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双方都要承担责任。比例看碰撞位置,是在原本该顺行的一侧车道相撞,后进入车道的一方责任更大。

Q2:逆行被撞还要赔对方修车费?

没错!去年上海有个判例:老王逆行被正常行驶的小张撞上,虽然老王自己骨折住院,但法院判决老王赔偿小张2000元修车费。因为交通事故赔偿先看责任划分,就算受伤更重,责任方仍需赔偿对方损失。

Q3:没监控的路口怎么证明对方逆行?

记住三步走:①立即用手机拍摄现场照片,重点拍车辆最终停止位置、地面划痕、周围参照物;②寻找目击证人,现在很多电动车上都有行车记录仪;③查看手机定位轨迹,有些地图APP会自动记录骑行路线。去年南京就有个案例,靠百度地图的导航记录成功还原了行驶方向。

Q4:共享单车逆行会被扣信用分吗?

美团、哈啰等平台都在玩狠的!用户因逆行被交警处罚,平台会同步收到数据。首次违规扣50信用分(满分100),信用分低于80就不能享受优惠卡,低于60直接限制用车。更狠的是,连续三次违规被永久封号。

Q5:保险能赔逆行事故损失吗?

这里有个巨坑要!市面上99%的非机动车保险都把逆行列为免责条款。也就是说,你是逆行方,不仅拿不到赔偿,还要自己掏钱赔别人。不过有些高端电动车自带的保险包含第三方责任险,要翻出保单仔细看条款。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