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碰到电动车怎么划分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和《民法典》第1208条规定,机动车与电动车发生事故时,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重点看三个要素:1.事故发生时哪方违反交通规则 2.是否存在危险驾驶行为 3.是否履行安全义务。若电动车被鉴定为机动车(如超标电动车),则按机动车事故处理。
真实案例告诉你责任划分门道
上个月杭州余杭区有个典型案子:王师傅开汽车右转时,撞上直行的外卖电动车。交警调监控发现,汽车转弯未让直行,电动车超速到35km/h且闯黄灯。最终判机动车主责60%,外卖员次责40%。这个案例说明,就算电动车有违规,机动车也难逃弱势群体保护原则。
去年我处理过更离奇的案子:李大姐骑电动车载着孩子突然横穿马路,被正常行驶的出租车撞飞。虽然大姐受伤严重,但因为她突然变道且未走斑马线,判她全责。这告诉我们谁犯错谁担责不是空话,关键看证据链是否完整。
5个常见灵魂拷问
问题1:电动车闯红灯被撞还要赔钱?
答:去年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9条明确规定,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造成事故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机动车完全无过错(正常绿灯通行、未超速、及时刹车),电动车要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甚至倒赔机动车损失。
问题2:无接触事故算谁的责任?
答:上周刚有个咨询案例:张先生急刹车躲电动车,自己撞上护栏。虽然没碰到电动车,但交警调取记录仪发现电动车违规变道,最终判电动车承担70%责任。这种情况属于无接触侵权,只要有因果关系就要担责。
问题3:老头乐电动车出事怎么算?
答:今年3月新规明确,时速超25km/h或重量超55kg的电动车都算机动车。肇事的老头乐属于超标车,会被鉴定为机动车,驾驶人需要持证。这种情况会按机动车之间事故处理,对老年人特别不利。
问题4:私了协议到底有没有用?
答:去年朝阳法院判了个案子:双方签了私了协议后,伤者反悔起诉。法院依然按协议判决,但有个前提——协议要在交警见证下签订,且赔偿金额不能显失公平。建议私了时写明一次性解决放弃追诉权等关键条款。
问题5:行车记录仪能当铁证吗?
答:记录仪视频要满足三个条件才有效:1.未经剪辑的原始文件 2.能清晰显示交通信号灯状态 3.包含事故发生前后10秒画面。去年上海有个案例,车主提供的视频被质疑时间戳有误,没被采信。最好事故后立即报警固定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