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电动车相撞如何划分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以过错原则为基础。两轮电动车相撞时,需重点核查双方是否违反交通规则、是否尽到义务以及是否存在紧急避险行为。若双方均为非机动车(时速≤25km/h且车重≤55kg),则按过错比例承担责任;若一方被认定为机动车(如改装超速电动车),则承担更高赔偿责任。交警部门将通过现场勘查、监控调取和证人证言等方式出具《事故认定书》,这是划分责任的核心依据。

真实案例告诉你:这5种情况怎么判责

场景1:十字路口鬼探头碰撞
老王骑电动车从辅路突然冲出,撞上正常直行的小李。这种情况判老王主责,因为未观察主路车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九条明确规定辅路车辆需让行主路车辆。

场景2:并道引发的亲密接触
小张在骑行中突然向左变道,导致后方小陈追尾。监控显示小张未打转向灯。变道让直行原则,小张需承担70%以上责任,但若小陈超速行驶,责任比例会相应调整。

场景3:夜间隐身事故
两辆未开车灯的电动车在昏暗路段相撞。这种情况双方都被认定存在过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要求夜间必须开启照明装置,未开灯方各担50%责任。

场景4:违规载物横扫千军
老刘电动车后座绑着2米长的钢管,转弯时刮倒对向车辆。这种违规载物导致的事故,责任方需承担全部赔偿,还面临交警的行政处罚。

两轮电动车相撞如何划分责任

场景5:逆行VS闯红灯的终极对决
最棘手的当属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况。小王逆行撞上闯红灯的老李,法院判定双方各承担50%责任。但比例会碰撞位置、车速等因素微调。

事故处理必知5步流程

第一步立即开启双闪(如有),第二步摆放三角警示牌(建议常备),第三步拍摄全景照片(包含道路标线、车辆位置),第四步拨打122报警(即使轻微事故也建议备案),第五步交换联系方式(包括保险公司信息)。特别:人员受伤时必须先拨打120,移动伤员加重伤情!

常见问题答疑

Q1:私了之后反悔怎么办?
口头协议风险大!务必签署书面《交通事故私了协议》,明确写明一次性了结放弃追诉权等条款。赔偿金额超过500元建议还是走正规流程。

Q2:责任无法认定时怎么处理?
可申请调取附近商铺、行车记录仪等补充证据。若确实无法查明,《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法院判令双方平均承担责任。

Q3:对方耍赖不赔怎么办?
拿到事故认定书后可直接向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追偿,也可凭认定书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3年!

Q4:赔偿范围包括哪些?
除了修车费,还能索赔误工费(需提供收入证明)、交通费(替代出行票据)、衣物损失(需保存破损物品)。若受伤则包括医疗费、营养费等,构成伤残的可申请伤残补助金。

Q5:调解要哪些坑?
警惕快速调解陷阱!某车主在保险公司催促下签了调解协议,后发现半月板损伤需要手术,已无法追加赔偿。建议伤情稳定后再进行调解,涉及内伤务必做全面检查。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