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撞非机动车赔偿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和《民法典》第1208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时,法律采取过错推定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只要机动车方不能证明非机动车方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哪怕非机动车有轻微责任,机动车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小明骑电动车突然变道被撞,司机不能证明小明是故意碰瓷或严重违反交规,司机至少要承担80%以上责任。这种弱势群体保护原则在司法实践中非常明显,曾有案例显示即使非机动车方负主责,机动车仍需承担40%-60%的赔偿责任。
事故发生后必做的5件事
第一件事千万别逃逸!老王去年开车蹭倒自行车,怕麻烦直接开走,结果被监控拍到,不但要赔8万医疗费,还被判了全责外加扣12分。正确做法是:立即停车开双闪,摆放三角警示牌,拨打122报警和120急救。第二要保留现场证据,现在人手一部手机,记得多角度拍下车辆位置、刹车痕迹、散落物。第三别急着私了,有个大姐被撞后觉得没事收了两千块,三天后发现骨折再找司机,对方拿出私了协议说已经结案了。第四及时通知保险公司,超过48小时报案被拒赔。要记住,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才是赔偿依据,千万别听信对方咱们自己协商不用报警的说法。
赔偿金额到底怎么算?
赔偿项目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除了看得见的医疗费、修车费,还有七七八八的隐形损失。误工费要提供工资流水和请假证明,护理费按当地护工标准计算。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营养费和交通费,虽然单项不多,但积少成多。要是构成伤残更要十级伤残赔偿金=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0年×10%。以杭州为例,十级伤残能赔到16万左右。还有精神损害赔偿,虽然一般不超过5万,但法官会伤残程度酌情判决。特别提醒:千万别接受保险公司的打包价,他们常把后续治疗费算漏,有个案例当事人签协议后出现后遗症,再想要钱法院都不支持了。
调解好还是打官司好?
这得看情况。伤情明确、责任清晰,调解能快速拿到钱。去年张先生被撞骨折,通过交警调解一周就拿到12万赔偿。但涉及伤残鉴定或对方耍赖,建议直接起诉。要诉讼时效只有3年,别被对方正在筹钱的借口拖过期。有个真实案例,李女士等对方承诺等了2年半,起诉时超过时效败诉。选择调解,一定要在协议里写明本次赔偿包含所有后续费用,防止秋后算账。建议金额超过5万的最好咨询律师,很多律所提供免费咨询,别舍不得那点咨询费,专业意见能让你避免踩坑。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非机动车闯红灯被撞,机动车还要赔钱吗?
答:要赔!就算电动车全责,机动车也要承担10-20%的赔偿责任。法律术语叫人道主义补偿,曾有判例显示电动车全责仍获赔30%损失。
问题2:对方没保险怎么办?
答:别慌!先申请道路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起诉车主。法院可以查封对方财产,实在没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现在老赖会被限制高消费,多数人扛不住压力会筹钱。
问题3:保险公司说只能赔80%合理吗?
答:别信!保险公司的理赔方案都有水分。去年王先生被忽悠签了80%的协议,后来找律师重新核算,多要回来3.6万。记住你有权要求按责任比例全额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