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如何认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非机动车之间的事故认定遵循过错责任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谁违规谁担责。交警部门会通过现场勘查、监控调取、证人证言等证据,重点分析双方是否存在闯红灯、逆行、超速(如电动自行车超过25km/h)、违规变道等违法行为,再过错程度划分主次责任或同等责任。这里要非机动车事故不适用机动车无责赔偿规则,赔偿比例直接与责任挂钩。
外卖小哥撞上买菜大妈?真实案例拆解责任划分
去年杭州有个典型案例:外卖骑手在人行道逆向骑行时,与横穿机动车道的自行车发生碰撞。交警判骑手承担70%责任(逆行+人行道骑行),自行车主承担30%(违规横穿道路)。这说明三个关键点:
1. 事故场景中双方都存在过错
2. 责任比例取决于过错严重程度
3. 常见违规行为直接影响认定结果
非机动车事故三大责任类型
全责场景:你骑共享单车闯红灯被正常行驶的电动车撞了,这种情况基本要负全责。监控拍到闯红灯就是铁证。
主次责任:最常见的情况!像夜间骑行没开车灯被后车追尾,判你30%责任(未确保安全),后车70%(未保持车距)。
同责情形:两辆电动车在路口抢黄灯发生碰撞,双方都有加速通过路口的行为,很五五开各打五十大板。
事故处理必备四步攻略
1. 现场操作:别学电视剧里吵架!先开手机录像,把车辆位置、刹车痕迹、周边环境拍清楚。有目击者记得留联系方式。
2. 报警要点:说明是否有人员受伤,准确报出路名+明显标志物。说建国路工商银行门口,两辆电动车相撞,有人膝盖擦伤比单纯说马路上撞车了出警快3倍。
3. 医院检查:别以为没流血就没事!去年有案例表面轻微伤,三天后发现骨裂,没及时验伤后期索赔吃大亏。
4. 文书领取:责任认定书不是当场给的!一般3-10个工作日要去交警队领取,记得带身份证,可以要求民警讲解认定依据。
5个高频问题解答
问题1:没摄像头怎么认定责任?
答:这种情况交警会看地面刮痕、车辆损坏部位、当事人陈述是否自相矛盾。曾有案例通过前轮挡泥板凹陷方向锁定碰撞角度,所以保留现场最重要。
问题2:对方想私了要什么?
答:务必签书面协议!要写明本次事故一次性解决,后续互不追究。曾有私下给500元后,对方一周后以脑震荡为由索赔2万的案例。
问题3:非机动车逆行一定全责吗?
答:不一定!被撞方也有违规(边骑车边看手机),变成主次责。上海有过判例:逆行电动车撞上违规载人的自行车,最终判逆行方80%责任。
问题4:对赔偿金额有争议怎么办?
答:记住这个公式:医疗费+修车费+误工费(需单位开证明)x责任比例。协商不成可找交警调解,或直接起诉。建议损失超2000元就别私了。
问题5:责任认定书不认改吗?
答:收到认定书3日内可申请复核,但成功率不到10%。更有效的方法是诉讼中举证推翻,提供新视频证据。去年苏州有车主靠行车记录仪翻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