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与车辆相撞,行人责任

每当发生人车碰撞,总有人下意识认为车必须赔人,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明确写着:有证据证明行人有过错的,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责任。北京朝阳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行人翻越护栏被撞,最终被判承担70%责任。法律的天平不会单纯倾向任何一方,闯红灯、横穿马路、翻护栏这些行为,都让行人背上法律责任。

这5种情况行人负全责

去年在杭州某商圈,小伙低头玩手机横穿马路被撞,交警调取监控发现他连续闯了三个红灯,最终判定行人全责。类似的真实案例告诉我们:

1. 无视信号灯:像过自家客厅一样闯红灯,监控拍下就是铁证
2. 翻越隔离带:有位大妈为省2分钟翻护栏,结果在医院躺了两个月
3. 鬼探头式过街:从公交车头突然窜出,司机根本来不及反应
4. 醉酒乱穿马路:成都曾有人醉酒后躺在机动车道睡觉被碾
5. 高速路上溜达:去年国庆就有游客在高速停车区外拍照被撞

行人与车辆相撞,行人责任

被撞还要赔钱?真实判例敲警钟

郑州王女士的故事特别典型,她骑电动车闯红灯撞上正常行驶的宝马,不仅要自付医药费,还要赔偿车主3万修车费。法院判决书显示:行人违法成本不应转嫁给守规者,现在交警处理事故都会用无人机航拍、智能信号灯记录,想耍赖根本行不通。

遇到事故别慌!记住这3步自救指南

立即报警,千万别私了。去年南京张先生被撞后觉得没事就离开,结果三天后颅内出血找不到责任人。要保存行车记录仪视频,现在很多智能手表也能自动录像。及时就医检查,有些内伤表面看不出来,苏州就有人因未及时就诊延误治疗。

5个灵魂拷问:行人担责那些事儿

行人全责还要赔车损吗?

是的!《民法典》第1173条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责任。上海虹口法院就有判例,行人全责需承担对方30%修车费。

行人闯红灯被撞,司机超速怎么算?

这就成过错相抵了。司机超速20%,要承担40%责任。但行人还是要为闯红灯负责,是主次责任划分。

电动车在人行道被撞谁之过?

关键看是否合规。电动车超过25km/h或没下车推行,会被认定为机动车,要负主要责任。去年深圳就有外卖小哥骑行通过人行道被判责的案例。

小孩突然冲出马路怎么办?

《道路交通安全法》64条,监护人难辞其咎。不过司机仍要尽到义务,会判监护人主责,司机次责。重要的是学校周边一定要减速慢行。

老人反应慢被撞怎么认定?

年龄不是免责理由。北京朝阳法院去年判决的案例中,82岁老人横穿快速路被判承担60%责任。但司机未尽到充分义务也要担责,人文关怀不等于法律豁免。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