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动车道上撞到行人责任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事故时实行过错责任+无过错补偿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司机存在超速、酒驾等明显过错,基本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即使司机完全遵守交规,只要行人不是故意碰瓷,司机也要承担不超过10%的补偿责任。但有证据证明行人存在闯红灯、横穿马路等过错,每项过错都能帮司机减少10-30%的责任比例。
看懂这3个原则,事故责任不再懵
去年在杭州发生的典型案例特别有代表性:凌晨5点行人翻越护栏横穿马路,被正常行驶的网约车撞伤。交警调取行车记录仪发现司机时速58km(限速60km),最终判定行人承担70%责任,司机因未及时采取制动措施承担30%。这个判罚就体现了三个核心原则:
第一看路权归属:机动车道本来就是给车走的,行人擅自进入就自带20%过错。要是还跨越护栏、闯红灯,过错直接再加码。
第二查预防措施:就算行人突然冲出,司机有没有提前减速?行车记录仪显示司机看到人影到碰撞发生有2.3秒反应时间,这个时间是否足够采取制动?这些都影响责任比例。
第三比损伤程度:法律会向弱势群体倾斜,行人被撞成重伤,即使司机只有10%过错,最终赔偿也要承担40%以上。但要是行人只是轻微伤,责任划分会更严格按过错比例来。
老司机教你5招避险秘籍
1. 经过公交站、斑马线提前把脚悬在刹车上,遇到鬼探头能快0.5秒反应
2. 夜间行车看到对向车道有远光灯,立即减速至40km/h以下
3. 车内别放遮挡视线的摆件,今年上海有起事故就因中控台玩偶挡住视线
4. 安装带夜视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关键时刻能证明行人突然闯入车道
5. 遇到倒地伤者,先打120再报警,千万不要私了,去年有个案例私了后伤者颅内出血死亡,司机被追责
行人必看的安全保命指南
过马路千万别做低头族,今年深圳统计显示68%的行人事故涉及手机
穿深色衣服的夜间被撞概率是穿反光材质的23倍
横穿马路时请举手示意,这个动作能让司机提前0.8秒发现你
遇到停车让行的车辆,请小跑快速通过,谨防后方车辆视线受阻
带小孩过马路要牵手腕而不是手掌,突发情况能更好控制孩子行动
常见问题权威解答
Q1:行人闯红灯被撞,司机要赔钱吗?
最高法典型案例指引,行人闯红灯自担60-80%责任。但司机超速,哪怕只是超速10%,责任比例就会反转。限速60km开66km发生事故,司机要承担70%责任。
Q2:行车记录仪没拍到怎么办?
可以申请调取周边商铺监控、公交车载视频,现在交警还能通过轮胎痕迹计算车速。今年南京有个案例就是通过商铺玻璃反光还原了事故过程。
Q3:伤者家属闹事怎么处理?
切记三不原则:不争吵、不垫付、不承诺。法律规定医疗费由交强险先行垫付1.8万元,超出部分等责任认定。遇到医闹直接报警,今年新规明确医疗干扰行为将计入责任认定。
Q4:事故后要不要探望伤者?
建议通过交警转达关心,当面探望被录音诱导认责。杭州去年有案例显示,司机一句我也没看见你被认定为变相承认疏忽。
Q5:保险理赔要哪些坑?
切记三点:
1. 别签空白授权书
2. 修车要去保险公司指定网点
3. 伤残鉴定必须双方共同委托
去年曝光的人伤黄牛案件,就是利用单独委托鉴定虚增伤残等级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