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撞伤行人责任怎么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推定机动车方承担责任。但有证据证明行人存在重大过失,可以适当减轻机动车责任;若行人故意造成事故(如碰瓷),机动车方不承担责任。责任比例需要结合监控录像、刹车痕迹、证人证言等证据综合判定,交警部门会在事故认定书中明确主次责任(如7:3或6:4)。

交通事故责任判定的那些潜规则

老王上个月开车过斑马线时,突然冲出个低头玩手机的大哥,虽然及时刹车还是发生了剐蹭。交警判了个55开责任,老王直喊冤。其实这里面藏着几个重要判定原则:

第一是路权优先原则,行人闯红灯被撞,承担主要责任;第二看义务履行,司机有没有提前减速、鸣笛提醒;第三是弱势群体保护,就算行人有过错,司机也要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外卖小哥逆行被撞,法院判司机赔30%。为啥?因为司机在通过路口时车速超过限速标志5公里/小时,这就属于未尽到安全义务。

5种常见情形责任划分图解

1. 行人正常过斑马线被撞:司机全责没商量,监控拍到没减速直接扣3分罚200元

机动车撞伤行人责任怎么划分

2. 行人闯红灯被撞:行人主责(70%),但司机还是要赔医药费的30%-40%

3. 双方都有过错:行人边看手机边横穿马路,司机超速,各打五十大板

4. 夜间行人穿深色衣服:司机能证明视线受阻且未超速,责任降到20%

5. 行人故意碰瓷:有行车记录仪证据的话司机完全无责,还能反告敲诈勒索

交通事故处理必备证据清单

去年朋友遇到事故,因为没保留好证据多赔了2万块。记住这些关键证据:

• 行车记录仪视频(第一时间保存原始文件)
• 手机拍摄的现场全景照片(要带周边环境参照物)
• 刹车痕迹测量(可用矿泉水瓶做标记)
• 路人联系方式(至少留2个目击者电话)
• 衣物破损部位特写(证明碰撞接触点)
建议在车上常备《交通事故自助处理手册》,关键时刻真能派上用场。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行人闯红灯被撞还要赔司机修车费吗?

答:《民法典》第1173条,行人被认定主要责任,需要赔偿机动车损失。不过实践中很多司机选择不走这个程序,毕竟向伤者追偿既费时又容易引发舆论风险。

问题2:司机完全没过错为什么要赔10%?

答:这就是法律规定的无过错赔偿责任,源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哪怕司机0责任,交强险也要在1.8万医疗费限额内先行赔付,这是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

问题3:事故后行人伤情加重怎么办?

答:建议在调解时签订《一次性赔偿协议》,明确写明后续治疗费用由伤者自行承担。曾有案例伤者三个月后声称旧伤复发,因协议条款明确,法院驳回了追加赔偿请求。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