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与车主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第1209条规定,当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一致时,若车主存在过错(明知借车人无证驾驶仍出借车辆),则需与肇事者承担连带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开车的人闯了祸,车主没管好自家车,也要跟着背锅。这种连带责任受害者可以向肇事司机和车主索赔,两人要像连体婴一样共同承担责任。

为什么借车会借出大麻烦?

老王把车借给刚拿驾照的表弟去兜风,结果表弟追尾劳斯莱斯要赔50万。这时候保险公司发现表弟实习期上高速属于免责条款,老王就因为没尽到审慎审查义务,得自掏腰包和表弟一起赔偿。现实中这种案例比比皆是,法官判决时主要看三个关键点:借车前有没有检查驾照、车辆本身有没有毛病、借车用途是否合法。就像你把菜刀借给三岁小孩,切到手了你也有责任一个道理。

肇事者与车主承担连带责任

这五种情况车主跑不掉责任

1. 明知朋友酒驾还借车,俩人一起进局子
2. 把车租给没驾照的人,收的租金不够赔
3. 公司车辆管理混乱,员工私用出事老板买单
4. 卖车不过户,新车主肇事原车主躺枪
5. 共享汽车平台审核不严,用户无证驾驶平台连带
去年就有真实案例,某租车公司因为没核实承租人驾照状态,被判承担70%事故赔偿,够买20辆新车了!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一:车主完全不知情也要赔钱吗?

车辆是被盗抢的,车主不需要负责。但要是因为没锁车导致被盗,还是要承担部分责任。就像你忘记关煤气引发火灾,虽然火不是你放的,但还是要担责。

问题二:借车时签免责协议有用吗?

协议只在借车双方之间有效,对外不能对抗受害者。就像两口子签的私房钱协议,对外还是要共同还债。不过签协议能保留追偿证据,事后可以向借车人追讨。

问题三:网约车出事平台要不要负责?

最新司法解释,平台未尽到审核义务(司机有犯罪记录未发现),需要承担补充责任。去年某平台就因司机冒用他人账号接单,被判赔了38万。

问题四:车辆挂靠公司怎么划分责任?

挂靠车辆出事,运输公司100%连带赔偿。很多物流公司破产,去年郑州某运输公司就因挂靠货车重大事故,赔光公司所有资产。

问题五:车主已买全险还要自掏腰包吗?

事故赔偿超过保险额度(撞伤多人需赔300万但三者险只买100万),超出部分车主和司机要按责任比例分担。就像买了个灭火器只能灭小火,引发森林大火还得自己负责。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