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关于侵占罪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0条,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的行为,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罪名属于自诉案件,需要受害人自行向法院起诉。
一张图看懂侵占罪的前世今生
小明帮邻居代收了个快递,价值5000元的手机。拆开包裹后觉得手机不错,直接插卡自己用了。邻居多次索要,小明要么装傻要么关机。这种情况就构成了典型的侵占罪!生活中类似场景比比皆是:代管宠物拒不归还、捡到钱包冒用信用卡、工地挖出古董私藏...这些都踩中法律红线。
有个真实案例特别有意思:老王在ATM机取钱时发现前边人忘了拔卡,直接操作转账5万元到自己账户。被抓获时还狡辩钱是自己从机器里出来的,结果法院认定构成侵占罪。可见法律对捡便宜行为的认定远比我们想象的严格。
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第一,别以为捡到就是我的。去年杭州地铁站有个小伙子捡到最新款iPhone,失主通过定位找到他,这哥们不仅不还手机还刷机自用,被判缓刑+罚款。第二,临时保管要谨慎,朋友出国让你照看名表,结果你转手卖了换钱,这可比借钱不还严重得多!第三,公司财物别乱拿,把代收的货款挪作私用,超过5000元就构成犯罪。
更隐蔽的是虚拟财产处理。游戏账号代练期间盗卖装备,或者代管比特币钱包转移资产,这些新型案例都已被法院纳入侵占罪审理范围。时代在变,但法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捡到东西不还算犯罪吗?
关键看物品属性!是遗忘在特定场所的财物(如餐厅、出租车),拒不归还构成侵占罪。但完全失去控制的遗失物(如马路中间捡到),一般按民事纠纷处理。有个简单判断方法:能明确找到失主的必须归还,无法联系的可交公安机关。
问题2:侵占罪和盗窃罪有什么区别?
最核心区别是财物取得方式。侵占罪是先合法持有后非法占有,代管物品;盗窃罪是直接非法取得。举例说明:快递员私拆包裹拿走东西是盗窃,收件人签收后拒不交出就是侵占。
问题3:情侣分手后不还礼物算犯罪吗?
日常小额赠与不算,但特定财物要小心!明确说明是借给你用的名牌包、汽车等,分手后拒不归还被起诉。有个典型案例:男方将祖传玉佩借给女友佩戴,分手后女方拒绝返还,最终被认定涉案金额达立案标准。
问题4:公司欠薪能拿物资抵债吗?
绝对不行!即使公司拖欠工资,员工私自拿走公司财物属于违法行为。正确的做法是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有员工因搬走公司电脑抵薪,结果被反告侵占罪,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