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履约保证金的收取和退还方式

履约保证金的收取和退还方式

《民法典》第586条和《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履约保证金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义务履行而设立的担保形式。其收取比例一般不超过合同总额的10%,退还时间应在验收合格后30日内或合同约定时间内完成。法律特别强调保证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挪用或延迟退还。

履约保证金的花式收取姿势

见过最硬核的收保证金方式,是某工程公司要求用金条作抵押!当然这种操作不常见,主流方式有这些:

1. 现金转账最普遍,就像买房子交定金,直接打款到共管账户

协议书打官司管用吗

协议书打官司管用吗

协议书打官司是否管用,关键看它是否具备法律效力。《民法典》规定,一份有效的协议书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内容合法双方自愿签署,且条款清晰明确。协议内容违反法律(约定高利贷)、存在欺诈胁迫,或者条款模糊到连法官都看不懂,那这份协议在法庭上变成一张废纸。但是合法、公平、双方真实意思的协议,它就是打官司时的硬核证据,甚至能直接决定官司输赢。

协议书在法庭上的生存指南

法定任意解除权的合同有哪些

法定任意解除权的合同有哪些

《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法定任意解除权是指法律直接赋予合同一方或双方无需对方同意即可解除合同的权利。目前法律明确规定的适用情形包括:委托合同、不定期继续性合同、赠与合同、客运合同以及不定期的物业服务合同。这些合同的共性在于存在高度人身信任属性、持续履行特征或特殊公共利益考量。

这5类合同为什么能说散就散?

最近有网友吐槽:中介带我看房3次后,我直接微信发个'不合作了'算违约吗?其实这类委托合同

民事欺诈怎么认定

民事欺诈怎么认定

《民法典》第148条,民事欺诈的认定必须满足四个要件:行为人存在主观故意实施了欺诈行为对方因欺诈陷入错误认知基于错误认知作出不利决定。举个通俗例子:张三把泡水车伪装成精品二手车卖给李四,故意隐瞒车况(欺诈行为),导致李四误以为车况良好(错误认知),最终高价购买(财产损失),这就构成典型民事欺诈。

民事欺诈的5种常见套路

欠货款有签字可以起诉吗

欠货款有签字可以起诉吗

只要对方在欠款凭证(合同、欠条、对账单等)上签字确认,且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你完全有权向法院起诉!《民法典》第509条和第577条,签字双方达成合意,债务人必须履行还款义务。即使对方现在耍赖不认账,法院也会把签字文件当作核心证据来审理案件。

一、签字文件的法律威力有多大?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小张给供货商小李打了张欠条,白纸黑字写着欠货款12万元,三个月内还清,结果到期后玩失踪。法院开庭时,小张居然说这签字是喝醉乱写的,结果法官当场反问:那你现在能证明当天醉酒吗?直接判决小张10天内还钱。

合同有效成立的五个条件

合同有效成立的五个条件

《民法典》第143条,一份合法有效的合同必须满足五个条件:第一,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第二,意思表示真实;第三,合同内容合法;第四,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五,符合法定或约定形式。这就像盖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样,缺了任何一根钢筋都让整个合同变成豆腐渣工程。去年杭州某网红签的阴阳合同被法院认定无效,就是因为踩了内容违法和意思表示不真实两个雷区。

行为能力不是开玩笑的

上个月遇到个离谱案例:15岁初中生偷拿家里房产证卖房,买家以为捡了大便宜。结果呢?法院直接判合同无效!因为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种大额交易必须法定代理人追认。这就好比让小学生签公司并购协议,法律当然要出手保护。不过日常买文具、充话费这类小事,法律是允许的哦。

合同签了反悔怎么办

合同签了反悔怎么办

签完合同后悔了?这事儿在法律上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擅自反悔面临违约金、赔偿损失甚至强制履行等后果。但别慌!法律也留了后悔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存在法定解除情形(如欺诈、重大误解)或通过诉讼/仲裁撤销合同。记住,反悔≠无责,关键看你的操作是否合法!

一、合同反悔的三大常见场景和应对指南

场景1:刚签完字就后悔 刚租了房发现更好的房源。这时候赶紧联系对方协商,还没实际履行(没交房没付款),协商解除的成功率较高。记住要书面确认解除协议,口头承诺容易扯皮。

撤销合同的法律规定

撤销合同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147条至151条,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包括: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四种法定情形。当一方在签合被忽悠、被威胁,或者合同内容明显不公平到离谱的程度,法律就允许你反悔!花10万买了号称限量版的包包,结果发现是假货,这时候就能申请撤销合同要回钱。

合同签了还能反悔?这些情况必须知道

最近有个真实案例:老王花300万买了套学区房,签完合同才发现房子压根不在学区范围内。法院判撤销合同,卖家全额退款还赔了利息。这说明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真能帮老百姓撑腰的!

债权转让能否改变管辖

债权转让能否改变管辖

最近有当事人拿着债权转让协议问我:律师,我现在拿到这个债权了,是不是可以直接在我家门口的法院起诉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涉及到民事诉讼法、合同法多个法律领域的交叉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合同纠纷管辖以约定优先,没有约定则适用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最高院在()最高法民辖终343号判决书中明确指出:债权转让不改变原合同权利义务内容,包括管辖约定。

你以为换了债主就能换法院?这些门道得看清

去年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A公司把对B公司的300万货款债权转让给C公司,三方签了转让协议。C公司拿着新协议跑到自己注册地法院起诉,结果被裁定移送被告住所地法院。这个案子充分说明,不是换了债权人就能随便换管辖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