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有效成立的五个条件
《民法典》第143条,一份合法有效的合同必须满足五个条件:第一,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第二,意思表示真实;第三,合同内容合法;第四,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五,符合法定或约定形式。这就像盖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样,缺了任何一根钢筋都让整个合同变成豆腐渣工程。去年杭州某网红签的阴阳合同被法院认定无效,就是因为踩了内容违法和意思表示不真实两个雷区。
行为能力不是开玩笑的
上个月遇到个离谱案例:15岁初中生偷拿家里房产证卖房,买家以为捡了大便宜。结果呢?法院直接判合同无效!因为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种大额交易必须法定代理人追认。这就好比让小学生签公司并购协议,法律当然要出手保护。不过日常买文具、充话费这类小事,法律是允许的哦。
别让真心话变大冒险
去年有个老板被员工偷录的谈话录音坑惨了——录音证明签约时存在欺诈。这种情况就像玩狼人杀被预言家查杀,合同分分钟被撤销。现实中还有更隐蔽的套路:格式合同里藏霸王条款,APP注册时勾选已阅读,这些都构成非真实意思表示。建议大家签合同前至少读三遍,必要时带个放大镜!
内容合法才是硬道理
听说过代孕合同赌债借条吗?这些在法律眼里都是废纸一张。就像不能买卖大熊猫当宠物,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最近元宇宙概念火热,有人想签虚拟土地买卖合同,结果发现根本不承认虚拟财产所有权,这合同自然无效。记住,创新可以天马行空,但合同内容必须脚踩实地。
形式合规不是走形式
疫情期间电子合同火了,但很多人不知道:房屋租赁必须书面形式,口头约定租三年?法律只认不定期租赁!还有那个经典案例——大爷用烟盒纸写遗嘱,虽然内容真实,但因为没有见证人被判无效。现在连离婚都要冷静期,可见形式要求不是摆设。建议大家重要合同还是找专业模板,别自己瞎发挥。
常见问题解答
微信聊天记录算有效合同吗?
只要达成完整合意就有效!去年广州法院判过一例:双方通过微信敲定家具购买细节,虽然没签书面合同,但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被认定合同成立。不过像房屋买卖这种要式合同,光靠微信可不行哦。
被胁迫签的合同怎么办?
立即报警+一年内起诉撤销!之前有个餐饮老板被黑社会逼着签转让协议,保留好胁迫证据(录音、录像、证人),及时行使撤销权。记住时效只有1年,过期作废。
合同盖错章还有效吗?
关键看是否体现真实意思。有公司错盖行政章代替公章,但实际履行了合同义务,法院会认定有效。不过为避免纠纷,最好明确约定用印要求,毕竟不是每个法官都这么通情达理。
电子签名安全吗?
正规CA认证的电子签章和手写签名同等效力。但要:涉及人身关系的遗嘱、收养协议等不能电子签署,涉及不动产的还是要配合纸质文件使用。
合同没写违约金怎么办?
可以主张实际损失赔偿!去年有个装修纠纷,合同没约定违约金,但业主成功索赔误工费、租房费等直接损失。不过建议最好事先约定,毕竟实际损失举证起来太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