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民间借贷、企业欠款、担保追偿等场景,提供借条规范、诉讼催收、破产清算等解决方案,帮助个人与企业高效回笼资金,规避债务陷阱。
债权转让无效的情形

债权转让无效的情形

《民法典》第545条规定,债权转让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三种: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如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以及法律规定禁止转让的。但实际案例中,无效情形远不止这些,虚构债权、损害第三人利益等操作都让转让协议变成废纸一张。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聊聊那些让你钱货两空的骚操作。

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债权转让坑

去年有个朋友把客户欠的50万货款债权转给第三方,结果法院判无效。为啥?因为合同里藏着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让的条款,他压根没仔细看合同!这种案例在中小微企业里特别常见,老板们总觉得欠条在我手里就是我的钱,殊不知法律上的坑都藏在细节里。

追债1万请律师最少要多少钱

追债1万请律师最少要多少钱

遇到老赖欠钱不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找律师,但一打听律师费比欠款还高。今天咱们就从法律角度算笔账:追讨1万元债务,请律师最低需要多少钱?《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市场调节价案件,不同地区、不同律师收费差异较大。以二三线城市为例,最低只需500-2000元,但要这钱花得值不值!

追债1万到底要不要请律师?

小王去年借给朋友1万块钱,对方写了借条但到期就是不还。他咨询了3家律所:A所说收3000元全包,B所报价欠款20%,C所干脆说这钱还不够律师费。其实关键要看案件难度,证据齐全、对方有偿还能力,很多律师愿意接小额案件赚口碑。有个律师朋友偷偷告诉我:现在年轻律师多,1500块帮你写诉状+指导立案的情况很常见。

共同债务人如何承担责任

共同债务人如何承担责任

《民法典》第518条,共同债务人主要承担两种责任形式: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说白了就是要么大家绑在一起还钱(连带),要么各还各的份额(按份)。现实中超过70%的共同债务纠纷都涉及连带责任,最常见的夫妻共同债务、合伙经营债务等。

欠钱不还时最狠的两种还债姿势

去年处理过一起典型案件:张三李四合伙开餐馆欠了50万货款,结果两人互相甩锅。法院判的是连带责任,要债的直接把张三银行卡冻了,张三还完50万还得自己找李四追偿,这波操作够狠吧?

精神病人的债务谁来承担

精神病人的债务谁来承担

《民法典》规定,精神病人的债务承担问题需要分情况处理:精神病人被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债务原则上由监护人承担;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则需判断债务是否与其智力、精神状况相匹配。借款买手机有效,但借钱投资无效。说白了,法律既要保护精神病人权益,也要避免他人被赖账。

精神病人欠钱不还?这5种情况必须搞懂

情况一:借了高利贷怎么办?

连带给付责任是什么意思

连带给付责任是什么意思

在法律领域,连带给付责任(简称连带责任)是指多个债务人因同一债务关系,对债权人承担不分份额、不分先后的清偿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债务人偿还全部债务,而不用管他们内部如何约定责任比例。张三、李四共同向王五借了10万元,约定为连带责任,王五可以直接找张三要10万,或者找李四要10万,甚至找两人各要5万,直到债务还清为止。

这种责任形式常见于合同约定(如担保合同)或法定情形

连带债务和共同债务的区别

连带债务和共同债务的区别

《民法典》第518条和517条规定,连带债务是指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债务人偿还全部债务,而共同债务则是各债务人按约定比例承担债务。举个通俗例子:张三李四合伙开店欠了10万,是连带债务,债主可以只找张三要10万;是共同债务,债主只能找张三要5万、李四要5万。这种一锅端和分蛋糕的区别,就是两种债务的核心差异。

借钱给兄弟创业?先看懂这两种责任

老王最近被发小拉去合伙开餐馆,对方提出要签

债权人撤销权是形成诉权吗

债权人撤销权是形成诉权吗

从《民法典》第538-542条来看,债权人撤销权本质上属于形成诉权。债权人必须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才能实现权利,且胜诉判决将直接改变债务人、受益人或受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债务人无偿转让房产给亲戚的行为,法院一旦支持撤销,该交易就从合法变成无效——这正是形成诉权的核心特征:用司法判决重塑法律关系。

一、债权人撤销权到底是个啥?

想象一下老王借给老张100万,老张偷偷把名下唯一房产过户给儿子。这时候老王就能祭出撤销权大招,要求法院撤销这个过户行为。这可不是简单的维权,而是法律赋予的核武器级保护,专门对付债务人的财产消失术。

法院起诉最低金额为多少

法院起诉最低金额为多少

在法律咨询中,法院起诉最低金额为多少是高频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2条,法律并未规定起诉的最低金额门槛。也就是说,哪怕你主张的金额只有1元,只要符合明确的被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法院就应当受理案件。不过诉讼成本、时间精力等因素会影响当事人的起诉决策。

为什么有人误以为起诉有金额限制?

许多老百姓觉得为了几百块打官司不值得,甚至误以为法院不接受小额案件。这种误解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传统观念认为打官司费时费力,二是对

强制执行的申请流程

强制执行的申请流程

《民事诉讼法》第236条规定,当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时,权利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完整的申请流程包含五个核心环节:1.确认执行依据有效性(判决书、调解书等必须已生效)2.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一般为第一审法院或财产所在地法院)3.准备并提交全套申请材料 4.法院立案审查(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5.执行程序启动(包括财产查控、处置等)。特别要的是,申请执行时效为2年,自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一日开始计算。

手把手教你走完强制执行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