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不续签合同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若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且不存在法定例外情形(如劳动者主动放弃),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特别:单位维持或提高原劳动条件而劳动者不愿续签,则无需赔偿。
打工人必看的赔偿攻略
最近接到不少咨询:老王在公司干了3年,合同到期老板说不续签了,这种情况能要赔偿吗?今天咱们就用人话聊聊这个事。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若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且不存在法定例外情形(如劳动者主动放弃),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特别:单位维持或提高原劳动条件而劳动者不愿续签,则无需赔偿。
最近接到不少咨询:老王在公司干了3年,合同到期老板说不续签了,这种情况能要赔偿吗?今天咱们就用人话聊聊这个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月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工人可直接拨打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33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法律还明确规定,拖欠工资不仅要支付赔偿金(应付金额的50%-100%),情节严重者还面临刑事责任。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第85条就白纸黑字写着,老板要是敢拖欠工资,不仅要补齐工资,还得额外赔钱!
上周在工地搬砖的小明就遇到糟心事,老板三个月没发工资了。他先是跑去工地办公室理论,结果被保安架出来。后来听工友说可以打12333,结果第二天劳动监察大队就上门调查了!这里教大家正确姿势: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至少按月支付工资,且拖欠超过30天即构成违法!医院作为特殊用人单位,同样适用这项规定。遇到医院说等资金到位就发下个月补上等拖延话术,从应发工资日的第二天开始计算,满1个月还不给钱,你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了!
上周刚帮表妹处理完私立医院欠薪案件,3个月没发工资,院长还威胁闹事就开除。我直接教她三招:①手机录下考勤记录 ②保存工资条照片 ③在工作群发催款记录。带着这些证据去劳动监察大队,第三天医院就怂了,不仅补发工资还赔了25%补偿金!记住:收集证据时要拍医院logo、保留工作服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物品。
《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以及劳动合同终止。每种方式都有明确的法律条件和操作规则,搞错了面临赔偿风险,搬好小板凳听我细细道来~
就像谈恋爱好聚好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手拉手签《解除协议》最省心。《劳动合同法》第36条,只要双方达成共识,补偿金数额、离职时间都能商量着来。公司说给N+1补偿,员工觉得合适马上签字,第二天就能收拾工位走人。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平时加班工资=小时工资×1.5倍。算法分三步:先算月工资÷21.75天得出日薪,再除以8小时得到小时工资,乘以1.5就是你的加班时薪。月薪5000元,小时工资就是5000÷21.75÷8≈28.74元,加班时薪就是28.74×1.5≈43.11元。
最近收到粉丝私信说公司天天让加班还不给钱,气得我当场就想帮你们@老板。今天就手把手教你们算清这笔账,记得收藏转发给需要的小伙伴!
先准备三个数:你的劳动合同工资、考勤记录、工资条。重点看基本工资部分,很多公司会把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分开写,这时候要特别——法律规定加班费计算基数是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也就是说你合同里写的基本工资+固定津贴都要算进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5条,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权。但去公司闹事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扰乱单位秩序,若存在暴力行为还触犯《刑法》第293条寻衅滋事罪。讨薪本身合法,但手段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某装修工人因半年没发工资,带着老乡堵在公司门口砸玻璃,结果钱没要到,反而被拘留5天。这告诉我们:愤怒解决不了问题,还让有理变没理。
其实法律给了我们很多武器:
《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即自愿离职),原则上企业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这里有个重要前提——必须是用人单位不存在违法行为。公司存在拖欠工资、未缴社保、强迫劳动等情形,员工即便主动辞职也主张赔偿。法律条文看似简单,却藏着不少特殊情况,下文就带你看懂那些容易踩坑的细节。
很多人以为主动辞职就是净身出户,其实这3种情况照样能拿钱:
情形一:被迫写辞职报告
《劳动合同法》第39条、40条和41条,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定情形,否则构成违法解除,面临赔偿风险。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单方撕毁合同都需要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对用人单位而言,法定条件包括: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被追究刑事责任、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等;若因经营困难裁员,还需满足提前30日通知优先留用特殊人员等程序。
对劳动者而言,单方解除权更宽松,单位未缴社保、拖欠工资、强迫劳动等情形下,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合同,甚至要求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