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走斑马线被撞谁的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若机动车未遵守规定在斑马线撞到行人,原则上由机动车驾驶员承担全部责任。但存在两种例外情形:一是行人存在闯红灯、翻越护栏等严重违法行为;二是行人故意碰撞车辆(如碰瓷)。交警会现场视频、行车记录仪等证据综合判定责任比例。

机动车走斑马线被撞谁的责任

斑马线到底是不是行人的免死金牌?

很多司机朋友总抱怨:现在行人过马路都横冲直撞,仗着斑马线有恃无恐!其实法律给行人特权的也规定了义务。《道交法》第62条明确行人通过路口要走人行横道,且不得在车辆临近时加速通过。去年杭州就有典型案例:外卖小哥骑电动车闯红灯过斑马线被撞,最终被认定承担主要责任。所以斑马线≠无限路权,关键要看双方是否都守规矩。

老司机都不懂的礼让细节

很多司机以为减速到30码就算礼让,其实大错特错!正确的做法是:当看到斑马线前50米就要开始减速,发现有行人踏入斑马线(哪怕是一只脚),必须完全停车让行。特别是右转车辆最容易出事,今年上海静安区的事故就是出租车右转时A柱盲区遮挡视线撞倒老人,最终司机全责还被吊销驾照。建议大家转弯时养成摆头观察的习惯,像教练教的那样左右多看一眼。

这些特殊情形责任认定有门道

雨天夜晚视线差撞人要不要担责?答案是肯定的!法律明确规定恶劣天气更需要谨慎驾驶。去年成都暴雨天发生的案例,司机以雨太大看不清辩解,结果因未开启雾灯、未减速被判全责。还有电动自行车过斑马线的问题:骑车通过视为机动车,需下车推行才算行人。深圳宝安区就有外卖员骑车过斑马线被撞,因未推行承担30%责任。

5个灵魂拷问:关键时刻怎么判?

1. 行人绿灯时走到一半变红灯被撞,谁负责?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39条,绿灯期间进入路口的行人享有继续通行的权利。机动车必须让行,若发生事故司机全责。但行人若在变灯后突然加速奔跑导致次责。

2. 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出事故怎么算?

这种情况完全适用机动车无条件礼让原则。南京判决的典型案例中,司机在无信号灯斑马线撞伤行人,即便行人边玩手机边走,最终司机仍承担90%责任,只因未履行观察义务。

3. 礼让行人导致追尾谁的责任?

前车合法礼让不担责!《道交法》第43条,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北京朝阳法院去年判例显示,因礼让行人急刹导致的追尾,后车未保持车距负全责。

4. 行人斑马线摔倒算不算事故?

关键看有无接触。浙江高院曾有指导案例:司机急刹导致老人受惊摔倒,虽未发生碰撞,但因司机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仍需承担70%责任。

5. 宠物狗过斑马线被撞怎么处理?

法律上宠物视为财产。若牵绳通过视为携带物品,司机未礼让需赔偿;若未牵绳且突然窜出,主人承担主要责任。但各地判罚标准不一,建议遇到此类情况立即报警处理。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