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横穿马路没走斑马线

每次看到有人跨栏式过马路,总有人掏出手机拍视频配文这操作真刑。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必须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否则就算违法!不过别急着骂街,法律还留了个后门——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确认安全后可以直行通过。

马路不是秀场!这些骚操作分分钟要命

上周亲眼看见个穿高跟鞋的姑娘,拎着奶茶在车流里跳贪吃蛇,司机急刹车的摩擦声听得我头皮发麻。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有近3万起行人事故,70%都发生在非斑马线区域。你永远不知道司机是不是在低头看导航,还是突然被太阳晃了眼。

有些老铁总爱说赶时间,但省下的2分钟搭上一辈子。更气人的是那些组团跨栏的,带小孩的、推婴儿车的都敢跟着闯,真当马路是自家客厅呢?最近郑州有个案例,外卖小哥抄近路被撞飞,虽然司机赔了钱,但粉碎性骨折的痛苦得自己扛。

斑马线生存指南:保命又守法的正确姿势

记住这个保命口诀:一看二等三通过。先看红绿灯,再等车流间隙,确认司机都到你再抬脚。遇到无信号灯的路口,不妨学学东北大妈,直接举手示意,比竖中指管用多了!建议下载个车来了APP,既能查公交又能预估过马路时间。

行人横穿马路没走斑马线

城市规划确实有槽点,有些路段斑马线间隔800米,逼得人当跨栏运动员。这时候要记住:宁可绕行三百米,不拿生命赌运气。实在赶时间,找带红绿灯的路口最稳妥,现在很多城市都装了行人按钮式信号灯。

灵魂拷问:这些情况到底谁负责?

1. 没走斑马线被撞,司机要赔钱吗?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明文规定,机动车必须避让行人。但你要是突然从绿化带窜出来,司机只承担10%责任。去年深圳有个案子,行人负主要责任还要倒赔修车钱,你说冤不冤?

2. 交警到底会不会开罚单?

现在各地都开始动真格了!上海试点电子警察抓拍,逮到就发警告短信;厦门直接开过50元罚单。虽然目前多数是口头教育,但保不齐哪天就上征信黑名单。

3. 怎么证明自己走了斑马线?

记住这三个证据神器:路口监控、行车记录仪、手机定位轨迹。建议过马路时打开地图APP步行导航,关键时刻能救命。有条件的可以学网红博主,全程拍vlog留证。

4. 斑马线设在百米开外,能投诉吗?

当然可以!打12345市民热线,或通过交管12123APP提建议。广州就有成功案例,市民反映后新增了过街天桥。记住反映时要带位置和现场照片,比单纯抱怨管用得多。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