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上有签字就要承担责任吗

刷短视频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剧情:主角随手签了个字,结果莫名其妙背了黑锅。现实中很多朋友也有疑问:白纸黑字签了名,是不是就得认栽?作为法律从业者,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清楚这个事儿。

《民法典》第143条和第502条规定,合同签字确实代表同意承担义务。但重点来了!第147-151条规定,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情况,就算签了字也能主张合同无效或撤销。说人话就是:签字≠必须负责,关键看签字时的情况是否正常。

签字画押就逃不掉?这些情况能翻盘

去年处理过一桩民间借贷纠纷。老王被忽悠在空白合同上签字,结果对方在借款金额处填了200万。法庭上我们提交了银行流水、证人证言等证据,最终法院认定实际借款20万。所以啊,遇到下面这些情况,签字了照样不用慌:

合同上有签字就要承担责任吗

情况一:被按着头签的字
隔壁张阿姨被保健品推销员堵在家里三小时,不签字不让走。这种明显受胁迫签订的合同,完全可以申请撤销。记得保留报警记录、监控录像等证据。

情况二:合同变魔术
建筑工老李签合月薪写的是9000,收工时发现合同被改成6000。这时候赶紧找工友作证,调取签约时的沟通记录,举证合同内容被单方篡改。

情况三:专业术语埋大坑
大学生租房签合没看附加条款,结果退租时要赔两个月租金。这种情况可以主张格式条款无效,记得把合同拿去公证处固定证据。

防坑指南:签字前做好这5件事

1. 带支红色记号笔,把关键数字圈出来拍照
2. 要求对方在修改处按手印
3. 手机开启录音功能全程记录
4. 合同每页都要签骑缝名
5. 实在看不懂就花200块找律师审合同

灵魂拷问:这些特殊情况怎么算?

Q:帮领导代签合同要背锅吗?
A:未经授权代签属于无权代理,除非公司事后追认,否则责任由代签人自己扛。上周刚有个案例,前台妹子代老板签了采购合同,结果赔进去半年工资。

Q:未成年人签的卖房合同有效吗?
A:8岁以下绝对无效,8-16岁要看监护人是否追认。去年有熊孩子偷家里房本卖房,法院判决合同无效,但买家折腾了两年才拿回定金。

Q:电子签名有法律效力吗?
A:正规平台做的电子签和手写签同等效力。但要验证对方实名信息,别在来路不明的链接里乱点确认。

说到底,签字就像开车系安全带,关键时候能保命。但真要遇到碰瓷的,咱们手头有行车记录仪(证据)也不怕。记住老祖宗的话:小心驶得万年船,签字之前多看看!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