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吗

不可抗力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吗

《民法典》第563条和第590条规定,当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当事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但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条件:
1. 不可抗力事件与合同履行障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2. 不可抗力发生在合同履行期间
3. 受影响的当事人已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疫情期间因政府封控导致长期无法供货的采购合同,承租方遭遇地震导致租赁房屋完全损毁等情况,都适用这一条款。

这些情况算不算不可抗力?

案例1:暴雨冲毁运输道路
某食品厂与物流公司签订冷链运输合同,出发当日遭遇百年一遇暴雨导致高速公路封闭3天。这种情况属于不可抗力,但若冷藏车有备用路线可选,则不构成解除条件。

案例2:网红突然失声
MCN机构签约歌手开演唱会前突发声带撕裂。虽然属于意外事件,但是因过度用嗓导致,则被认定为可预见风险,不能单方解约。

案例3:供应商工厂起火
关键设备供应商因雷击引发火灾停产,采购方能否解约?这需要看合同是否约定替代供应商条款,以及火灾是否确实无法预见和避免。

实操中的6个关键动作

1. 立即取证:保存气象预警、政府通告、现场照片等证据
2. 48小时通知:通过书面、邮件、短信等多渠道告知对方
3. 止损义务:暴雨前转移货物,疫情时尝试线上履约
4. 协商记录:保留调整交货时间、变更履行方式的沟通记录
5. 第三方证明:获取公证处、商会或专业机构出具的证明书
6. 解除方式:建议先发解除意向函,协商不成再发正式解除通知

常见问题Q&A

问题1:不可抗力发生后必须马上解除合同吗?
答:不是的!法律鼓励先协商变更合同。延迟3个月交货,比直接解约更符合诚信原则。只有确定完全无法履行时才能解除。

问题2:合同没写不可抗力条款怎么办?
答:照样可以依法主张!《民法典》第180条是兜底条款,但建议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情形(如传染病疫情级别、自然灾害等级等)。

问题3:对方不认可不可抗力怎么办?
答:需要准备完整的证据链。疫情期间,既要提供封控通告,还要证明封控区域包含公司注册地或生产场地,最好有居委会的证明文件佐证。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