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内容由谁约定

《民法典》第470条规定,合同内容由当事人协商确定,这就是著名的合同自由原则。说白了,合同就是双方你情我愿的私人定制,只要不违法,想写啥条款都行。但要这里的当事人可不是随便说说,必须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合法组织。未成年人签的合同就无效,公司签合同得盖公章才作数。

合同到底该怎么私人定制?

想象你在网购时和卖家砍价,这就是最朴素的合同协商过程。现实中合同约定可复杂多了:

1. 权利义务要对等:就像租房合同,房东收租金就得保证房屋能住人,租客交钱就有使用权。去年有个案例,房东在合同里写马桶堵了租客自己修,结果法院判条款无效,因为明显权利义务失衡。

2. 特殊条款要醒目:那些藏在合同角落的霸王条款现在可不好使了。去年新规要求网络平台必须把重点条款标红加粗,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这种话,现在直接导致条款无效。

3. 空白合同要当心:建筑行业常见的问题,包工头让工人先签空白合同,结果工资标准被篡改。这种情况只要工人能举证,法院一般会支持实际约定内容。

合同内容由谁约定

签合同就像谈恋爱

其实签合同和谈恋爱挺像的,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暧昧期(协商阶段):双方试探底线,买二手车时讨价还价,这时候的微信聊天记录都成为合同证据。

热恋期(签订合同):白纸黑字确定关系,但要别被爱情冲昏头脑。见过太多人因为信任不仔细看合同,吃大亏。

过日子(履行合同):签完才是考验的开始。就像健身房办卡容易退卡难,合同里没写清楚的退款条款,成为纠纷焦点。

常见问题Q&A

Q1:老板让我签空白合同合法吗?

当然不合法!《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合同必须载明劳动报酬等内容。遇到这种情况,记得当场录音或保留微信记录,事后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Q2:网购时没签书面合同算数吗?

算数!你在淘宝下单的动作本身就是电子合同,商品详情页就是合同条款。去年有个案例,商家临时改商品描述,法院判商家赔偿3倍差价。

Q3:合同签完后能单方面修改吗?

门都没有!除非对方同意。之前有家公司在合同里写本公司有权随时修改条款,结果被市场监管局罚款50万,理由是侵犯消费者权益。

Q4:口头约定的合同有效吗?

看情况!日常小额交易有效(菜市场买菜),但法律规定房屋买卖等重大合同必须书面形式。建议重要约定还是落纸为安,现在微信聊天记录也能当证据用。

Q5:合同里没写违约金怎么办?

可以按实际损失索赔。之前有个装修案例,合同没写延期赔偿,业主通过鉴定确定了每天500元的租金损失,法院全额支持。不过最好事先约定,省去举证麻烦。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