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公积金买房怎么才能算个人财产
《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公积金等收入,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第1063条规定,婚前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等情形除外。想要让婚后公积金买房成为个人财产,核心在于证明购房资金来源于个人专属财产,或夫妻双方通过书面协议明确约定房产归属。
一、婚后用公积金买房算个人财产的3种实操方法
第一招:签订婚内财产协议 小张和小李领证后,用小李的公积金贷款买了套房。两人去公证处签了协议写明"该房产及还贷部分均属小李个人财产",这份公证文书就让房子成功"脱团"变成个人财产。
第二招:使用婚前公积金余额 王女士婚前公积金账户有30万,婚后用这笔钱全款买房。她保留了完整的银行流水记录,证明首付款全部来自婚前积累,最终法院认定该房产属于婚前财产转化。
第三招:父母定向赠与+公证 陈先生父母出资100万,特别在转账备注写明"仅赠予陈某某用于购房",并办理赠与公证。这套操作让婚后买的房子成功避开夫妻共同财产认定。
二、90%夫妻都踩过的3个大坑
坑1:混合资金说不清 把婚前存款和婚后收入混在一个账户,买房时说不清资金来源。建议单独开设账户存放婚前财产。
坑2:口头约定不作数 "老公说房子写我名就是我的"——这种口头承诺在法律上无效,必须白纸黑字写进协议。
坑3:忽略还贷部分 即便首付是个人财产,婚后用工资还贷的部分仍属共同财产。建议保留单独还款账户或签订补充协议。
常见问题解答
Q1:婚后用个人公积金买房需要公证吗?
公证不是必须但强烈建议!虽然法律认可书面协议效力,但公证能有效防止对方日后主张"被胁迫签订"。北京朝阳法院就有案例,因未公证导致协议真实性存疑。
Q2:父母出资帮忙买房怎么算?
关键看出资性质:①明确赠与一方的需书面约定+资金单独流转;②借款要有借条。上海高院明确,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没有明确约定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Q3:婚内财产协议会伤感情吗?
恰恰相反!很多律师发现,提前做好财产规划反而能减少纠纷。就像买保险,签协议时越理性,出现问题时越能保持体面。建议以"家庭财务规划"为由开启谈话,选择感情稳定时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