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峻琳律师

赵峻琳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上海市
擅长领域: 疑难责任认定,重伤残深度索赔,商用车事故专案
个人简介: 赵峻琳律师专注交通事故维权10年,累计代理交通事故案件800余件,为伤者争取赔偿总额超1.8亿元,单案最高获赔620万元。擅长处理责任认定争议、保险拒赔抗辩及重伤-死亡案件,独创“三维证据分析法”(结合行车记录仪、痕迹鉴定与医学报告),在多起复杂逃逸、二次事故案件中成功推翻原定责结果。熟悉伤残等级重新鉴定规则,执业理念:赔偿无死角,维权有温度。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丁字路口几种撞车责任判定

丁字路口几种撞车责任判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2条,丁字路口事故责任主要看三点:是否违反信号灯、是否礼让有优先通行权方、是否存在违规变道行为。司法交警会结合行车轨迹、碰撞位置、监控视频等证据,按照路权原则和安全义务进行责任划分。无信号灯时,右侧来车享有优先通行权;转弯车辆未让直行车辆则承担主责。

丁字路口五大典型事故责任解析

场景一:直行车VS直行车碰撞
当两辆直行车在丁字路口垂直方向相撞,适用让右原则。你沿着主干道直行,右侧支路突然冲出一辆直行车,若发生碰撞,对方因未让右侧车辆要负主要责任。但有车辆超速,责任比例会重新调整。

事故要求鉴定电动车

事故要求鉴定电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和《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必须以技术鉴定为依据。电动车作为事故主体时,鉴定不仅能明确车辆属性(是否超标)、机械故障(如刹车失灵)等关键事实,更直接影响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一辆时速超25km/h的电动车被认定为机动车,导致驾驶人因无证驾驶承担主要责任——这就是法律强制要求鉴定的根本原因。

二、电动车事故鉴定全流程指南

老王上个月被外卖电动车撞了,对方咬定是自行车道正常行驶。后来通过鉴定发现:

电瓶车和汽车相撞责任划分标准

电瓶车和汽车相撞责任划分标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和《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电瓶车与汽车相撞的责任划分主要基于过错原则。谁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事故,谁就承担更大责任。若双方都有过错,则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若电瓶车被认定为非机动车,汽车方即使无过错也承担不超过10%的补偿责任。但判定需结合监控录像、现场痕迹、证人证言等证据综合判断。

电瓶车VS汽车:事故责任划分的四大核心原则

1. 路权优先原则:直行车绿灯正常通行时,转弯车未礼让导致碰撞,转弯车全责。曾有案例中,外卖小哥闯红灯被撞飞,法院判电瓶车承担70%责任。

电动车追尾违停大货车

电动车追尾违停大货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6条规定,大货车在禁止停车路段违停属于违法行为。但电动车驾驶员作为后车,依据《民法典》第1165条,仍需承担未尽到义务的主要责任。就像法官常说的前车违法不等于后车免责,责任比例由交警现场刹车痕迹、灯光状态等因素,按照三七开或四六开划分责任。

深夜追尾惊魂记:我的血泪教训

去年冬天凌晨两点,外卖小哥李师傅载着一份麻辣烫疾驰。转过弯道时,突然发现前方赫然停着辆没打双闪的冷链货车。紧急刹车已经来不及,哐当一声连人带车扎进货柜车底。事后才知道,货车司机为了省200块停车费,把16米长的巨无霸直接横在非机动车道上。

撞死63岁老人大约赔偿多少万

撞死63岁老人大约赔偿多少万

《民法典》及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撞死63岁老人赔偿金额在50万-150万之间。包括死亡赔偿金(城镇户口约80-120万,农村户口40-60万)、丧葬费(4-5万)、精神抚慰金(5-10万),若存在被扶养人还会增加生活费。但实际金额受事故责任划分、户籍性质、地区经济水平三大因素影响,曾有北京城镇案例判赔142万,河南农村案例仅赔付58万。

交通事故赔偿全流程大揭秘

去年处理过一起典型案例:货车司机在县城撞倒买菜老人,家属最初开口要200万,法院判决89万。这里面藏着很多普通人不知道的门道...

交通责任认定书签字了还能复核吗

交通责任认定书签字了还能复核吗

很多人在交通事故现场签完责任认定书后,肠子都悔青了——当时太慌张就签字了,现在还能反悔吗?《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71条,当事人对认定结果不服的,即使已经签字确认,仍然可以在收到认定书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签字只是代表你收到了这份文书,并不等于你放弃法律赋予的复核权利。就像网购签收快递后还能退货一样,关键要抓住法律规定的7天无理由退货期。

一、为什么签字后还能翻盘?这3个真相要知道

别人急刹车我追尾前车逃跑了

别人急刹车我追尾前车逃跑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和《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只要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无论事故责任如何划分,逃逸方都将面临严重后果。即使前车存在急刹车行为,后车逃逸也会直接导致三个法律后果:
1. 交警部门直接认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 驾驶证记12分并处罚款200-2000元
3. 若造成人员伤亡构成交通肇事罪
广东某案例中,后车司机因躲避前车急刹车导致追尾后逃逸,最终被法院以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事故现场的生死抉择:逃逸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自行车和电动车碰撞事故如何判定

自行车和电动车碰撞事故如何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民法典》相关规定,自行车与电动车碰撞事故的判定主要围绕过错责任原则展开。由于两者均属于非机动车范畴(符合国标的电动车),事故责任需综合考量以下因素:1. 是否存在违反交通规则行为(如逆行、闯红灯);2. 是否尽到安全义务;3. 碰撞发生时的场景。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将成为核心证据,直接影响后续赔偿比例划分。

撞车现场究竟谁说了算?

去年夏天在杭州某小区门口,老王骑共享单车与外卖电动车相撞。电动车后视镜碎片显示碰撞点在非机动车道中间,而老王咬定自己靠右行驶。最终交警调取监控发现:外卖车为超车临时变道,承担70%责任。这个案例说明,

电动车走人行道被车撞了算谁责任

电动车走人行道被车撞了算谁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6条、57条和58条规定,电动车在人行道被撞时责任划分需综合考量双方行为。电动车本身属于非机动车,依法应在非机动车道行驶;若人行道未设置非机动车道,则需推行通过。电动车骑行通过人行道发生事故,驾驶人需承担30%-50%责任,而机动车若存在超速、未避让等过错,最高承担70%责任。

电动车走人行道的法律真相

很多人不知道,人行道≠电动车道!法律规定电动车在人行道必须下车推行才能享有行人路权。去年深圳有个典型案例,外卖小哥在人行道骑行被右转车辆撞飞,交警判定双方各负50%责任——小哥违规骑行,司机疏于观察。这告诉我们:电动车别以为人行道就是安全区,违规行驶等于主动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