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峻琳律师

赵峻琳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上海市
擅长领域: 疑难责任认定,重伤残深度索赔,商用车事故专案
个人简介: 赵峻琳律师专注交通事故维权10年,累计代理交通事故案件800余件,为伤者争取赔偿总额超1.8亿元,单案最高获赔620万元。擅长处理责任认定争议、保险拒赔抗辩及重伤-死亡案件,独创“三维证据分析法”(结合行车记录仪、痕迹鉴定与医学报告),在多起复杂逃逸、二次事故案件中成功推翻原定责结果。熟悉伤残等级重新鉴定规则,执业理念:赔偿无死角,维权有温度。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非机动车主次责任一般几几分

非机动车主次责任一般几几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非机动车事故主次责任按三七开或四六开划分。主要责任方承担70%-90%损失,次要责任方承担10%-30%,比例要看违法行为严重程度。电动车闯红灯撞上正常行驶的汽车,闯红灯方担主责甚至全责,而汽车超速的话变成次责。

主次责任划分的底层逻辑

交警蜀黍判责任就像做数学题,得看三个关键因素:
1. 谁先违法:闯红灯、逆行这些属于送命题
2. 违法严重性

车祸后怎么谈赔偿问题

车祸后怎么谈赔偿问题

哐当一声撞车后,很多老司机握着方向盘的手都在抖——不是心疼车,是头疼后面那堆赔偿破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赔偿这事儿其实有章可循。简单来说就是三步走:定责任、算损失、谈赔偿。但实际操作时,这三个步骤能给你整出八百个弯道,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说。

一、赔偿谈判的三大通关秘籍

前几天刚处理了个案子,王师傅开着五菱宏光被宝马追尾,对方张口就说你这车值几个钱。这种情况千万别怂,掏出手机先做这三件事:

认了全责还能申诉吗

认了全责还能申诉吗

当你在交通事故认定书签字认全责,或者在法庭上主动承认过错后,很多人会下意识觉得这事已经板上钉钉了。但《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一条,即便认了全责,只要存在法定理由,仍然有申诉空间。关键要看你是在什么场合认的责以及有没有新证据——交警队调解时签的责任书可以申请复核,诉讼中的自认则需要推翻证据链,这和直接签赔偿协议的私了性质完全不同。

认全责后的三大翻盘机会

去年我处理过一个真实案例:外卖小哥被轿车撞倒后当场认全责,结果三天后路口监控显示轿车闯红灯。这种情况就属于典型的新证据出现,成功撤销原认定。类似的翻盘机会还有两种:一是证明自己受到胁迫或重大误解,对方威胁不签字就扣车;二是走法定复核程序,交通事故认定书签字后3个工作日内可以申请上级交警部门复核,这个时间窗口很多人根本不知道。

前车无缘无故急刹车追尾怎么定责

前车无缘无故急刹车追尾怎么定责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同车道行驶时后车应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法律上90%的追尾事故都是后车全责,但前车若存在无缘无故急刹车的恶意行为,责任划分反转。前车司机故意制造事故、未悬挂有效刹车灯、在高速路中间无故停车等情况,只要能证明前车存在重大过错,后车有机会主张减轻或免除责任。

亲身经历告诉你:这几种情况前车真得赔钱

去年我朋友小王在高速上遇到惊险一幕:前车突然从120km/h急刹到40km/h,车尾直接撞成三明治。交警调取行车记录仪发现,前车司机竟然在玩急刹恶作剧,判前车全责。这类案例近年增长30%,特别是网约车为接单突然刹停、路怒症司机恶意别车等情况。

前车急刹追尾一定是后车全责吗

前车急刹追尾一定是后车全责吗

每次遇到追尾事故,老司机们总爱说后车全责跑不了,但前车突然急刹车导致追尾的情况,后车真的只能吃哑巴亏吗?今天咱们从法律角度扒开这个行车潜规则的底裤。《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后车必须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是铁律,但关键就在这个安全距离怎么算——前车来个毫无预兆的急刹,这距离还能算安全吗?律师朋友告诉我,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后车不担责的案例!

一、为什么大多数情况后车背锅?

去年我哥们儿在高速上追尾,交警上来就问:保持安全距离了吗?这话问得他直冒冷汗。法律规定安全距离不是摆设,就像玩老鹰捉小鸡,后车得随时准备前车急刹车这种常规操作。有个冷知识:时速60公里时,完整刹车距离需要36米以上,这还没算人的反应时间!所以多数情况下,法官会认为只要保持足够距离,就算前车急刹也能避免事故。

停车场被刮报警有用吗

停车场被刮报警有用吗

很多车主发现爱车被刮后,第一反应就是纠结要不要报警。从法律角度说:只要造成财产损失,报警绝对有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停车场内剐蹭属于交通事故范畴。虽然不像道路事故必须报警,但报警记录能成为后续维权的关键证据。更警方介入能调取监控、寻找目击者,这些都是普通人做不到的。

亲身经历告诉你报警有多重要

去年我同事在商场停车场被刮了半米长的划痕,当时觉得找不到人就想自认倒霉。结果保安提醒他报警后,警察调取监控发现是旁边面包车倒车时刮的。对方保险公司全额赔付了2000元维修费。要是没报警,这钱可都得自己掏!

无责一方拒签责任认定书

无责一方拒签责任认定书

从法律角度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交警部门依法出具的行政文书,即使无责方拒签,只要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该认定书依然具有法律效力。《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当事人拒签不会影响认定书的生效,但可以在3日内申请复核。现实中很多无责方误以为拒签=不认责,其实这是对法律程序的误解。

为什么无责方也会拒签?这3个真相要知道

明明没有责任,为什么还要拒签?这背后藏着不少小心思。第一种常见情况是赌气式拒签——觉得交警处理不公,想用拒签表达不满。有个真实案例,李女士被后车追尾,交警判对方全责,但她发现行车记录仪视频没被采用,一气之下拒签。第二种是知识盲区型,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签字只是确认收到文件,误以为签字等于认责。第三种则是拖延战术,特别是涉及人员受伤时,担心过早定责影响后续赔偿谈判。

判对方全责不认怎么办

判对方全责不认怎么办

《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民事诉讼法》,交通事故中对方被认定全责但拒不承认,你完全可以通过法律程序维护权益。报警并保存事故现场证据是关键,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法院认可的核心证据。若对方仍不认责,可凭借认定书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医疗费、修车费、误工费等损失。法律不会因为对方耍赖就让你吃亏!

二、对方全责不认账?手把手教你硬刚到底!

你像网友小张一样,开车被逆行的电动车撞了,对方明明全责却躺地上喊你开太快吓到我了,还拒绝赔钱。这种情况千万别慌,按下面几步操作:

交通法撞人责任划分

交通法撞人责任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交通事故责任划分遵循过错责任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谁犯错谁担责。法律将事故场景细分为三种情况:机动车之间事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事故、非机动车与行人事故。行人作为弱势群体,在机动车与行人事故中,即使行人有过错,司机也要承担不超过10%的责任,这就是法律上的无过错赔偿责任。但是行人故意碰撞(碰瓷),司机完全免责。

不同场景下的责任划分详解

场景一:行人闯红灯被撞。老王开车绿灯正常通过路口,突然冲出个低头玩手机闯红灯的小李。这种情况看似行人全责,但法律规定,司机至少要承担10%的赔偿责任。交警发现司机存在超速、分心驾驶等问题,责任比例上升到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