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砚舟律师

秦砚舟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浙江省宁波市
擅长领域: 企业商事合同架构设计,涉外合同争议解决,知识产权合同
个人简介: 秦砚舟律师:执业合同法律师,拥有10年以上民商法领域实务经验。专注于企业合规与商事合同纠纷解决。执业期间累计审查各类合同超2000份,代理诉讼与非诉案件300余件,为30余家上市公司及跨国企业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客户满意度长期保持98%以上,以专业严谨、务实高效为执业准则,擅长将法学理论与商业需求结合,注重从合同起草、谈判到履行的全流程风险防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三方协议到期不续签合同

三方协议到期不续签合同

当三方协议到期不续签时,很多应届生和用人单位都会产生疑问: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是否需要提前通知?《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三方协议本质上属于民事协议而非劳动合同,到期自然终止不存在解除行为。只要协议中未约定自动续期条款,任何一方均无需承担违约或赔偿责任。若协议存续期间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则需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处理经济补偿问题。

协议到期后的正确处理姿势

去年毕业的小明就遇到过典型情况:他与A公司、学校签订的三方协议6月30日到期,公司提前1个月告知不再续签。小明先是慌了神,担心影响应届生身份,后来咨询劳动仲裁部门才知道:

起诉中介属于什么纠纷

起诉中介属于什么纠纷

从法律专业角度来看,起诉中介机构涉及民事纠纷,属于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或消费者权益纠纷。《民法典》合同编,中介与委托人之间属于居间合同关系,若中介未履行如实告知、勤勉尽责等义务,构成违约;若存在虚假宣传、隐瞒重要信息等行为,还涉及欺诈或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纠纷类型需结合案件事实和证据判断。

中介坑人花样多,这些情况都能告!

中介行业鱼龙混杂,纠纷简直比租房广告还多!你租房时被中介收了看房费,结果房子压根不存在;买房时中介拍胸脯保证满五唯一,过户才发现要交天价税费;甚至办个留学,中介给你PS了一堆假offer…这些骚操作都让你想掀桌子起诉!

甲方违约合同赔偿标准

甲方违约合同赔偿标准

《民法典》第584条规定,甲方违约后需要赔偿乙方因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说白了就是既要赔实际亏掉的钱,还要补上原本能赚到的利润,但这个赔偿额度不能超过甲方签合能想到的损失范围。甲方毁约导致乙方设备闲置三个月,不仅要赔设备租金,还要补偿乙方减少的营业收入。

合同违约后到底要赔多少钱?

去年我们处理过一起建材供应纠纷,甲方单方面取消订单,结果不仅要按合同赔20%违约金,还要承担乙方已经生产的30吨钢材的报废损失。其实赔偿金额主要看三点: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的违约金条款、实际产生的直接损失、以及预期可获得的间接利益。有个冷知识:即便合同没写违约金,只要乙方能证明损失存在,照样能通过法律途径追偿。

律师费付了官司没打可以退吗

律师费付了官司没打可以退吗

很多人在委托律师后因为各种原因没实际打官司,最关心的就是钱能不能要回来。从法律角度看,律师费能不能退主要看三点:合同约定服务进度退费原因。《民法典》合同编和司法实践,合同里明确写了未开庭可部分退款或前期咨询费不退,那就要按合同办事;合同没写清楚,双方可以协商,协商不成还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要律师已经完成的部分工作(写起诉状、收集证据)对应的费用不退。

付了律师费却没打官司?这5种情况影响退费

撤销合同后违约责任约定还有效吗

撤销合同后违约责任约定还有效吗

《民法典》第155条规定,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原本约定的违约金条款、赔偿标准等违约责任约定原则上会随着合同撤销而失效。但要!这并不代表当事人可以完全免除责任,《民法典》第500条明确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有过错的一方仍需赔偿对方实际损失。简单说就是:违约金不用赔,但造成的真金白银损失还是要担责!

合同撤销后的责任认定就像拆盲盒

最近处理过一个二手房买卖纠纷,买家发现卖家隐瞒了房屋严重漏水问题,果断申请撤销合同。这时候原合同里写着违约方需支付总房价20%违约金,法院最终判决卖家退还定金并赔偿维修费用,但没支持20%违约金。法官的解释很生动:合同都撤销了,违约金条款就像没拆封的快递,不能直接拿来用,但弄坏的包装盒(实际损失)得照价赔偿。

单位要求签第三方合同违法吗

单位要求签第三方合同违法吗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签第三方合同为手段,实质上规避与劳动者建立直接劳动关系,就构成违法行为。某互联网公司要求程序员与外地劳务公司签合同,却在公司实际工作3年,这种情况就被认定为假外包真用工,面临劳动监察部门处罚。

签第三方合同的5种常见套路

杭州某快递站点就爆出典型案例:50名快递员被要求与第三方公司签约,结果公司拒缴社保,劳动仲裁裁定快递公司赔偿230万元。现实中这些套路要警惕:

撤销权一年从什么时候算起

撤销权一年从什么时候算起

《民法典》第152条规定,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一般为一年。这个期限的起算点不同的撤销事由有所不同:是因欺诈、重大误解而主张撤销,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算;是因胁迫主张撤销,则从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算。无论何时发现撤销事由,最长保护期不超过五年(自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这个一年的起算点,核心在于权利人何时发现或应当发现自己权益受损。

撤销权的一年期限到底怎么算?

老王被忽悠买了一套学区房,签合开发商承诺对口重点小学,结果交房后发现学区根本没规划。老王想撤销合同,这时候一年的撤销权期限从什么时候算呢?答案是他

家庭财产分割协议样本

家庭财产分割协议样本

《民法典》第1065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及婚前财产的归属。家庭财产分割协议本质上属于民事协议,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具有法律效力:1.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协议内容系各方真实意思表示;3.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特别提醒:涉及房产、股权等特殊财产时,建议办理公证或产权变更登记。

一纸协议解决家庭矛盾的万能模板?

最近帮朋友处理分家纠纷时,发现很多人对财产分割协议存在误解。有人觉得随便下载个模板改改就行,结果协议漏洞百出根本没法用。其实好的协议就像定制西装,必须量体裁衣。

合同内容不一致有效吗

合同内容不一致有效吗

《民法典》第143条,合同成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内容存在不一致但满足这三个要件,原则上仍具有法律效力。但要《民法典》第533条规定,当合同条款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情形,当事人可申请变更或撤销。合同内容不一致不必然导致无效,但成为主张权利的重要依据。

签了字才发现合同变脸?这4种情况要警惕

老张最近遇到件糟心事:和装修公司签的纸质合同写着包工包料,结果电子版合同里却冒出个主材自购条款。这种情况其实每天都在上演,下面这4种典型场景你一定要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