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假合同承担什么责任
《民法典》第146条和《刑法》第224条,伪造合同面临三重法律责任: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虚构房屋买卖合同骗贷,被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企业用阴阳合同逃税,不仅要补缴税款还要缴纳5倍罚款。法律明确要求合同必须真实反映双方意愿,任何造假行为都会付出代价。
假合同背后的代价远超你想象
去年某装修公司老板张某为了申请贷款,找人做了份300万的虚假工程合同。结果贷款刚批下来,合作方就拿着合同原件找上门要钱。张某不仅被银行起诉诈骗,还要面对合作方的巨额索赔,房子车子全被拍卖,现在还蹲在监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