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砚舟律师

秦砚舟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浙江省宁波市
擅长领域: 企业商事合同架构设计,涉外合同争议解决,知识产权合同
个人简介: 秦砚舟律师:执业合同法律师,拥有10年以上民商法领域实务经验。专注于企业合规与商事合同纠纷解决。执业期间累计审查各类合同超2000份,代理诉讼与非诉案件300余件,为30余家上市公司及跨国企业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客户满意度长期保持98%以上,以专业严谨、务实高效为执业准则,擅长将法学理论与商业需求结合,注重从合同起草、谈判到履行的全流程风险防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约定管辖后住所地变更

约定管辖后住所地变更

《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合同双方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作为管辖法院。当一方住所地发生变更时,实务中普遍认为原约定仍然有效——这就好比网购时选好的收货地址,搬家后没修改地址的话快递还是会送到原处。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明确:住所地变更不影响原协议管辖效力。但有个例外情况,双方协商一致修改管辖条款,就像签补充协议改收货地址,这时候才会适用新约定。

二、企业搬迁引发的真实故事

去年深圳某科技公司把注册地从福田区搬到龙华区,结果被合作方在福田法院起诉。公司老板当场懵圈:我们都搬走半年了,怎么还能在原来的法院告我们? 这就是典型的以为搬家就能甩掉旧管辖误区。

取保候审流程需要几天

取保候审流程需要几天

《刑事诉讼法》第95条、第97条规定,取保候审审批流程原则上应在3日内完成,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7日,重大复杂案件不得超过15日。这个3-7-15的时间框架包含了从递交申请到执行的全过程,但因案件复杂程度、办案机关工作进度出现差异。

取保候审全流程时间表大揭秘

张三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刑拘后,家属第三天就收到了《取保候审决定书》。而李四的电信诈骗案却等了整整12天,这种差异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第一阶段:申请准备期(1-3天)

行政纠纷或争议的处理途径有哪些

行政纠纷或争议的处理途径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规定,行政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四大类: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调解、信访制度。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纠错机制,行政诉讼是司法救济途径,调解强调双方协商,信访则是补充性渠道。这四种方式在启动条件、处理程序和效力上各有特点,行政复议需在60日内提出,而行政诉讼一般有6个月起诉期。

一、行政复议:行政机关的自我体检

老张开的餐馆被市监局罚了5万元,他第一时间选择了行政复议。这个民告官的前置程序,就像让上级部门给下级改作业。提交申请书后,法制办的小王发现处罚决定书日期写错了,最终撤销了处罚。整个过程只用了45天,比打官司快多了。

合同的履行期限和有效期限

合同的履行期限和有效期限

刚接触合同的小白经常会把这两个概念搞混,其实它们就像手机的充电时间和电池寿命一样密切相关又完全不同。《民法典》第511条,履行期限是债务人应当完成义务的时间段,约定3月1日前发货。而有效期限是合同这张法律身份证的有效期,就像食品保质期,过期了合同就失去法律约束力。举个真实案例:杭州某建材买卖合同约定合同有效期2年,但供货时间写明签约后30天内。结果供货方第45天交货,虽然合同还在有效期内,但已构成违约。

合同期限里的那些弯弯绕绕

最近处理了个挺有意思的案子:房东和租客签了3年租约,合同里写着本协议有效期5年。结果第4年房东要涨租,租客拿着有效期条款死活不同意。这官司打到法院,法官怎么判?原来合同有效期只是文书效力期间,实际租赁关系3年就结束了。这就好比电影票写着全年有效,但放映厅每天只放3场,有效期再长也得按场次时间来。

中介怎么恶意网签

中介怎么恶意网签

从法律角度讲,恶意网签指中介机构利用房地产交易网络签约系统的漏洞,通过伪造材料、隐瞒信息或滥用权限等手段,未经真实权利人同意完成房屋交易备案的行为。《民法典》第154条,此类行为若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中介不得伪造交易流程,违者将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恶意网签的核心在于未经真实授权+谋取不正当利益,受害者可通过司法途径主张权利。

中介恶意网签的5大套路揭秘

你以为网签系统很安全?黑心中介早就摸透了漏洞!最近有个朋友买房时,发现房子早被中介偷偷网签给了别人,气得直接报警。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这些骚操作:

第三人能否提出管辖权异议

第三人能否提出管辖权异议

最近不少当事人拿着《民事诉讼法》问:我作为案件第三人能不能提管辖权异议?这事儿可不能拍脑袋决定,咱们得掰开法条仔细看。《民事诉讼法》第130条,提出管辖权异议是被告的专属权利,而最高法《民诉法解释》第82条明确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一审中无权提出管辖异议。但实务中总有些特殊情况,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主张权利时,获得准原告地位,这时候法院允许其提出异议。

这个第三人到底分几种?

咱们先得搞明白第三人的分类,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法律上的第三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独立请求权的大佬型第三人,张三和李四在争房产,王五跳出来说这房子其实是自己的;另一种是吃瓜群众型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物业公司和业主打官司,结果把装修公司也拉进来当证人。

未签订合同,已经履行

未签订合同,已经履行

《民法典》第490条规定,即便没有白纸黑字的书面合同,只要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的,这层法律关系就被视为成立。老王给装修公司转了10万预付款,对方也进场施工了,这时候就算没签合同,法院也会认定双方存在事实合同关系。不过要这种情况需要确凿的证据链支撑,转账记录、聊天记录、验收单等材料。

没签合同的交易藏着这些法律后果

去年我遇到个开餐饮店的小老板,急着开张就找了施工队装修。双方喝着茶就把80万的工程谈妥了,结果装修到一半双方为增项费用闹翻了。因为没有书面合同,施工队拿着微信聊天记录和工程图纸打官司,法院判餐饮店支付已完成部分的60万工程款。这个案例说明三个关键点:

合同中关于利息的规定

合同中关于利息的规定

《民法典》第680条规定,借款合同对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无息借款。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利息约定不明确,法院将不支持利息主张。但商业借贷中,即使合同未明确约定利息,法院可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处理。重点在于:利息约定必须书面化,口头约定举证困难;年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LPR四倍的部分无效(原24%/36%规则已废止)。

合同里的利息条款能有多重要?

去年有个建材供应商的案子特别典型,合同里写着延期付款按月息2%计,结果买方拖了8个月货款。法院判决按LPR的四倍(约15.4%)计算,光利息就比本金多出12万。这说明三点:第一,利息条款是催款利器;第二,不能闭着眼睛写高利息;第三,账期长的业务必须重视利息约定。

80岁老人算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80岁老人算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并未直接规定年龄达到80岁即自动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关键要看其是否因疾病、智力退化等原因导致辨认能力显著下降。有些老人虽然高龄但思维清晰,而有些因阿尔茨海默病连子女都认不清,这才是法律认定的核心依据。

高龄≠没权利!这些法律常识要知道

很多人误以为老人年纪大了就天然失去决定权,甚至子女直接替父母做财产处置。其实法律更注重保护老人的真实意愿。张大爷80岁想把房子过户给孙子,他能清楚说明原因、理解交易后果,这份赠与合同就有效;但他当时已出现严重认知障碍,事后家属可以申请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