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向三个儿子要房钱

《民法典》第1067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法定赡养义务,包括经济支持。母亲将名下房产让儿子居住或过户,但未明确放弃权益,她有权要求支付合理费用。若房产为母亲个人财产,她可依据《物权法》主张使用权或收益权。但若房产已过户给儿子且无附加条件,则需结合赠与合同内容判断。

现实比法律复杂:要房钱背后的家庭百态

张大妈把老房子分给三个儿子后,自己住进了养老院。半年后她发现儿子们把房子出租赚钱却没人付她养老费。这房子还是我的名,他们凭啥收租不给我钱?她气得要去法院告儿子。而李家三兄弟更委屈:老母亲非要他们每月各给5000块房钱,可大哥刚失业,小弟还在还房贷...

母亲向三个儿子要房钱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法律条文是冰冷的,但人心是滚烫的。有的老人要房钱是为考验孝心,有的确实生活困难。广东某调解案例显示,78%的房产纠纷涉及多个子女互相推诿。律师建议:最好在房产分配前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要钱还是要亲情?聪明人这么做

王阿姨的解决办法堪称教科书:她召集三个儿子开家庭会议,把房产证摊在桌上:这房子值300万,我住到老,之后你们平分。但现在装修费20万,你们三兄弟按收入比例分担。最终月薪2万的老大出10万,两个弟弟各出5万。既保全了亲情,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专家支招三步骤:1.保留房屋权属证明 2.协商时邀请中间人见证 3.必要时做公证。北京某律所统计显示,经过专业调解的家庭纠纷化解率高达91%,比直接诉讼高3倍。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母亲能把给儿子的房子要回来吗?

已完成过户,一般视为赠与。但存在三种例外:1.附条件赠与未履行(如约定赡养)2.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3.母亲陷入经济困难。建议收集微信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

问题2:儿子们互相推脱怎么办?

法律上子女承担连带责任,母亲可向任意子女主张全部费用。但现实建议:先明确各人经济状况,参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每人承担不超过月收入25%。上海最低赡养费为每月800元左右。

问题3:不要房钱能换其他赡养方式吗?

完全可以!法律允许实物赡养。大儿子提供住房,二儿子负责医疗费,三儿子照顾起居。苏州有过成功案例:三个子女分别承担住、医、护,法院认定符合赡养要求。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