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过中介买房靠谱吗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买卖双方只要签订合法有效的购房合同并完成产权登记,不通过中介买房完全合法。但法律也明确规定,双方必须自行承担未尽审慎义务带来的风险。曾有真实案例显示,某买家因未核实房屋抵押情况,过户后才发现房产被查封,损失近百万元。可见法律虽然允许自行交易,但风险防控必须做到位。

手把手教你玩转自主交易

我朋友老王去年刚完成自主买房,省了5万中介费。他的五步攻略特别实用:先在房管局官网查房源真伪,约房东带着房产证原件面谈。重点来了!一定要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拉产权调查单,上面会显示抵押、查封等关键信息。签合他们找了律所花800元做了合同审核,通过银行资金监管完成交易。整个过程虽然跑了7次相关部门,但省下的钱相当于三个月工资。

这些坑你绕不过去

自主交易最怕遇到三无房东:无产权证、无共有人签字、无清偿抵押。有个惨痛教训是张女士买了学区房,过户后才发现原房东妻子没签字,交易被判无效。还有价格陷阱,某平台挂牌价300万的房子,实际有150万抵押贷款需要买家承担。更隐蔽的是阴阳合同风险,为省税费做低房价,结果被税务稽查罚款的例子比比皆是。

不通过中介买房靠谱吗

这三类人最适合单打独斗

你符合以下特征,完全可以尝试自主交易:是时间管理大师,能工作日下午请假跑手续;是细节控,看得懂测绘报告、算得清税费;最重要的是人脉王,认识银行信贷经理、熟悉的中介朋友能帮忙查底价。新手建议从全款购房开始尝试,等熟悉流程后再碰按揭交易。

自主交易必备工具包

这几个神器能让你事半功倍:住建局官网的合同范本下载、支付宝的不动产登记查询功能、贝壳找房的房价评估系统(悄悄用,别让中介发现)。最推荐的是银行资金监管服务,就像网购的支付宝担保交易,确保房本到手再放款。某城商行甚至推出自主交易专项服务,包含合同审核+资金监管+权证代办打包价1888元。

常见问题解答

1. 不通过中介怎么查房屋底价?

教你三招:查看同小区最近半年网签价(房管局网站)、假装买家咨询附近中介、查司法拍卖房的评估价。某买家通过比对发现,中介挂牌价普遍虚高8-15%。

2. 自行交易如何避免一房多卖?

关键要做好预告登记,法律规定预登记后房东不能再抵押或出售。定金不要超过总房款20%,最好分阶段支付。有个案例是买家付了50万定金后房东反悔,法院判决双倍返还。

3. 没有中介怎么办理贷款?

直接找银行客户经理,现在很多银行开放直客式房贷。需要准备收入证明、银行流水、购房合同三件套。选择见抵押登记回执放款的银行,比传统中介渠道快2周左右。

4. 自行交易税费会不会更高?

税费标准全国统一,不存在中介能打折的情况。但中介常通过做低网签价帮客户省税,这种做法有法律风险。自行交易建议如实申报,某案例显示做低房价被查后,补税+罚款高达28万。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