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离婚证买房中介有责任吗
从法律专业角度来看,中介明知购房者伪造离婚证仍协助办理买房手续,构成共同违法甚至犯罪。《刑法》第280条,伪造、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而中介若参与或默许该行为,被认定为“帮助犯”或“包庇罪”。即使中介不知情,若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如未核实证件真伪),也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面临行政处罚。
中介为什么被“拖下水”?
很多买房人以为伪造离婚证只是自己的事,实际上中介在扮演的角色很关键。某地案例中,中介王某帮客户用假离婚证申请首套房贷款优惠,最终被法院认定“明知故犯”,罚款5万元并吊销从业资格。中介为了促成交易拿佣金,会选择性“装瞎”——嘴上说“我只负责跑流程”,实际却默认客户提交虚假材料。
更严重的情况是,有些中介甚至会主动“支招”:“离婚证做个假的就行,银行查不出来!”这种行为直接踩了法律红线。《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中介有义务核实交易材料真实性,否则最高可罚款3万元,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购房者和中介的双重风险
对购房者:一旦被发现用假离婚证,轻则被银行拉入黑名单,重则按骗贷罪判刑。上海的李女士伪造离婚证享受首付30%政策,结果房子被收回,还要赔偿开发商20%违约金。
对中介:不仅是丢饭碗那么简单。北京某中介公司因默许员工协助客户造假,被暂停网签资格3个月,直接损失超百万。更有人留下案底,再也无法从事房产行业。
“不知者无罪”?想多了!
常有中介喊冤:“客户给的证件,我哪知道是假的?”但法律可不这么认为。杭州的判决显示,中介因未通过民政局核验离婚证真伪,被认定存在重大过失,需赔偿买方首付损失15万元。现在很多城市要求中介使用政府联网系统核验证件,连基本操作都不做,法院会直接推定你“应当知情”。
更扎心的是,有些中介培训时专门教员工识别假证——真离婚证的水印位置、盖章格式等。这种情况下还出事,法官会认为你是“专业选手”,责任更大。
遇到客户要求造假怎么办?
聪明中介都懂“三不做”原则:不接话、不留痕、不配合。客户说“离婚证丢了,做个假的行不行”,立刻回绝:“哥,这事儿违法,咱们按正规流程走。”保留沟通记录,防止被倒打一耙。
发现客户已经用了假证,正确的操作是:立即停止交易并报告相关部门。别心疼这一单佣金,比起罚款和坐牢,这点钱真不算啥。
常见问题解答
1. 中介是否有义务核实离婚证真伪?
必须核实!《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第22条,中介必须查验委托人提供的材料真实性。现在大部分城市政务系统支持在线核验,花5分钟就能避免大麻烦。
2. 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客户用假证,中介要担责吗?
要担责!除非能证明自己已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出示核验记录),否则会被推定存在过失。某案例中中介因未使用民政局核验系统,被判赔偿客户损失。
3. 客户自己造假,中介需要举报吗?
必须举报!《反洗钱法》规定,发现违法线索应及时报告。隐瞒不报被认定为共犯。正确做法是保留证据并向住建部门、公安机关反映。
4. 用假离婚证买房会坐牢吗?
很!涉及骗取购房资格、贷款优惠,金额超过2万元即可立案。郑州一对夫妻用假离婚证骗贷60万,最终被判诈骗罪,获刑3年。
5. 中介公司需要为员工行为负责吗?
必须负责!《民法典》第1191条,员工履职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公司事后可以追责员工,但对外要先“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