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还部分履约保证金

《民法典》第586条规定,履约保证金作为合同履行的担保手段,在合同正常履行后应当全额返还。但实务中常出现部分返还的情况,建设工程发现轻微质量瑕疵时,发包方暂扣10%-20%保证金。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明确指出:扣除金额应与实际损失相当,不得以保证金代替违约金。

为什么会出现部分返还?这钱到底怎么算?

上周刚处理过装修纠纷的业主王姐就深有体会。她家墙面有三处空鼓,装修公司坚持要扣30%保证金。我们拿出监理报告一算:修复费用最多500块,而她交的2万保证金被扣6000明显不合理。通过调解要回5500,这就是典型的按实际损失折算。

常见三种计算方式:

1. 直接扣除维修成本(需要提供正规报价单)

2. 按合同约定的比例扣款(需明确约定在补充条款)

返还部分履约保证金

3. 双方协商折中方案(最常见也最考验谈判能力)

这些关键证据不保留 保证金打水漂

去年某物流公司就吃了大亏:他们以为按时完成了运输,结果对方以包装破损为由扣下80%保证金。关键是他们没做货物签收时的视频记录,法院只能采信收货方提供的破损照片。记住这三个取证要点:

• 阶段性验收必须书面确认

• 质量问题要48小时内书面提出

• 维修过程记得拍带时间水印的视频

教你三招应对拖延战术

遇到过这种情况吗?对方总说下个月处理,结果拖了半年保证金还没动静。某建材供应商的绝招值得学习:他每次催款都抄送对方公司法务和采购总监,第三次直接寄送《律师函参考模板》(不是正式律师函),结果三天就到账了。再分享两个实用技巧:

• 在合同里加上逾期返还按日息0.05%计费

• 用企业查查监控对方账户,选择资金充裕时催款

常见问题解答

Q1:合同没写返还标准怎么办?

这种情况可依据《民法典》第510条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则参考行业惯例。装修行业预留3%-5%作为质保金,建筑工程则是结算价的2%-3%。

Q2:对方说质量问题要扣全部保证金合法吗?

除非造成合同根本目的无法实现(如承重墙开裂),否则全额扣除很难被支持。杭州中院有个判例:酒店装修甲醛超标,法院判决扣留15%保证金用于治理。

Q3:保证金被扣如何快速维权?

建议走支付令程序,只需向法院提交担保合同、履约证明等材料,最快15天就能出裁定书。相比诉讼程序,费用只要三分之一,还不留诉讼记录。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